《看見》 ?柴靜
第八章 ? ?我只是討厭屈服
閱讀體會
? ? ? ? ?看到“屈服”一詞,突然讓我想到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許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奴性吧,我們仿佛真的,不太敢“說話”。
? ? ? ? ?我一直都默默地很佩服“敢站出來”、“敢說話”的人。我有個閨蜜學的是法律,好幾次我們在餐館遇到不公待遇,閨蜜都會據理力爭。剛開始我還會阻止她,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但閨蜜說:“我并不是在無理取鬧,這些都是我們的合法權益,我只是在維護。可能是漸漸地受她影響,我還記得大學期間的一次體檢,明明我們系被安排在早上第一輪,所有同學都一直在等,卻因各種原因拖到下午還遲遲不開始。最終我去找了負責任的老師,他才安排我們馬上開始體檢。也還記得同學對我說了一句“哇, JJ你好帥啊。”但其實至今為止,都沒有更成熟的人來告訴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還有沒有其它方式。也許有人覺得我太憤青、覺得我多管閑事,也許有人覺得會“槍打出頭鳥”,但那時年少無知的我,只是想站出來、說說理,不想當一只“鵪鶉(粵語:意指懦弱膽小的人)”。我沒有無理取鬧,只是據理力爭。
? ? ? ? ?所以看完這一章,我又陷入了思考:社會上的不公多得是,我們越來越多人敢“說話”,這些不公就會變少嗎?遇到不公,我們真的要“站出來說話”嗎?那究竟要用什么樣的方式“站出來說話”才好呢?……
精選摘錄
? ? ? ? ?“在強大的機構面前人們往往除了服從別無選擇,但是我不愿意,”他說:“我要把他們拖上戰場,我不一定能贏,但我會讓他們覺得痛,讓他們害怕有十幾二十幾個像我這樣的人站出來,讓他們因為害怕而迅速地改變。”
? ? ? ? ?“今天你可以失去獲得它的權利,你不抗爭,明天你同樣會失去更多的權利,人身權,財產權,包括土地、房屋。中國現狀這種狀況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長期溫水煮青蛙的一個結果,大家會覺得農民的土地被侵占了與我何干,火車不開發票、偷漏稅與我何干,別人的房屋被強行拆遷與我何干,有一天,這些事情都會落在你的身上。”
? ? ?
? ? ? ? ?也有很多人在博客里留言:“說話,真不容易呢,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卻希望其他人都能做個公民,這樣才會有人幫我們爭取更多的利益、權利……”
? ? ? ? ?“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區別是什么?”
? ? ? ? ?“能獨立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卻不傲慢,對政治表示服從,卻不卑躬屈膝。能積極地參與國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惡知道憤怒,我認為他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公民。”
? ? ? ? ?我問他最后一個問題:“你想要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 ? ? ? ?這個當時三十四歲的年輕人說:“我想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