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寒煙
一、梔子花開
陽臺上那盆梔子花開了。隨著窗外陣陣微風吹來, 梔子花的味道撲面而來,醇厚濃郁,香氣襲人。本不太喜歡梔子花的香味,太濃、太膩。買它回家時,賣花人說這叫富貴牡丹。花開了,才知道它就是一株梔子。其實,最最喜歡那些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淡淡芬芳,那種矜持的婉約,與張揚無關的清雅,才會讓人有種靜心凝神的淡泊,有不慕繁華的從容。才可人、可心。
剛買回來時,它是那么的小,雖不具備任何的養花知識,隨著日子一天一天流去,不經意間,它就長大了。不經意間,它就開花了。日復一日,抬頭低頭間,目光總會有意無意的掃向它,朝夕相處久了,竟然對它有了感情。如此緣故,此刻,卻愛極了這盆梔子花。茂密碧綠的葉子,素白的花朵兒,看起來是那么的養眼。它所散發出來的濃濃的香味,沁人心脾。感覺也不再那么的膩人。
搬進房里,放在樓梯拐角處,寂寞的房子里,憑添了些許生機。坐在樓梯上,盯著它,居然能看到出神——讓我想起了天堂里的父親。父親喜歡養花。想起很多年前,應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父親將一盆碩大的金桂,從一座城市運到另一座城市,寶貝似的將它送給我,可是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就將它養死了。這也成了我以后的日子里,對父親最大的愧疚。其實,那時年輕,不懂養花,應該說是無心養花。所以,才辜負了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在父親看來,那該是多么珍貴的禮物啊!那時,哪像現在家家有車,交通很是不便。如此珍貴的禮物,父親不辭勞苦,想來,得費多少心思和周折,才將它帶給我,父親的一顆愛女之心,可見一斑。時至今日,每每想起此事,就感覺沒能珍惜爸爸對女兒的一顆心而深感愧疚。這種辜負和愧疚有時會讓人心里隱隱作痛。此刻,惟愿天堂的父親能感知女兒這些年的愧疚和對不起。爸爸,女兒深深、深深的謝謝您!
二、友情暖懷
日子在惶惶不安中一天一天度過,有如履薄冰般的恐慌。那天,朋友慧打來電話:“看到外面的天空了嗎?快去看看,好美!”一股暖流涌上心頭。朋友的關懷,友情的溫暖,總是在你落寞時出現。幾天沒有消息,總會有電話打來,或問候,或安慰。那種關懷和牽掛,時常被溫暖著。其實,那一刻,我就坐在飄窗上,正出神的看著如洗的天空,悠悠的白云,還有碧空下的青山。很久了,空氣一直很差,山總是躲在霧靄沉沉的背后。連續幾天的大風,終于將霧霾帶走,也將煩悶的心情帶走了。青山依依,不染纖塵。雖是夏天,卻有秋高氣爽的感覺。又一次感覺與山的距離是那么的近。
一直就想買一部高倍數的紅外線高清望遠鏡,可一直也沒付諸實施。順手將書櫥里一部舊機型的望遠鏡拿來,對著山上遙望,一派錦繡山色,盡收眼底。十八盤上,人影隱隱約約,服裝色彩依稀可見。纜車上下緩緩移動,在陽光的照射下,一閃一閃。美麗的山色令人充滿著無盡的遐思和向往。突然有一種感覺,自己就像一只被囚禁的鳥兒,隔著籠子看外面的世界,縱然精彩,卻是可望而不可及。
再回眸,看著那些梔子花朵兒安靜的躺在枝葉上,悠閑安然,不理會環境的變化,依舊隨遇而安,氣定神閑。依然履行著自己的本分,將香氣彌漫在房子的每一個角落。不受境遇左右,不為世俗改變。 這豈不是我們該學習的品格呢?
學會知足,懂得感恩,生活會報以快樂。縱然生活給予了太多的艱辛和磨難,可畢竟還有親人相伴。不要一味地沉浸在惆悵里。珍惜擁有,珍惜當下。想到這里,心情有了些許的開朗。隨即給自己一個微笑——生活依然美好。
三、明年春天,你才會回來
想起慧,想起去年冬天。去年初冬,那個下午,與慧道別。無邊無際的蕭瑟,侵襲著荒蕪的心。望山上,一片蒼茫。
傍晚時分,她像一個旅人,又打起行囊南下上海。她的女兒工作生活在上海,所以,注定了他們夫婦天南地北的穿梭。也像大雁一樣隨著季節遷徙,春來北回,冬來南飛。想必他們應該是幸福的吧?畢竟身體健康,有足夠的精力和體力南來北往,不停的轉換著生活環境,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欣賞著同一片藍天下不同的人文環境。與一成不變的生活相比,他們的生活是多彩的。有時真的很羨慕他們。
原本,我們關系不錯。彼此的老公是同學。但還沒有好到彼此難分難舍。可不知為什么,她走的那個晚上,我居然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想著那一刻他們正在南去的火車上,飛奔的火車拉長了距離,也拉長了想念。一種不可名狀的落寞溢滿心懷。佇立窗前,蒼穹之下,萬家燈火,繁華的城市,匆忙的路人,獨我一隅,寥落冷清。寂寞如潮水般在心里蔓延。對著屏幕,手指輕擊鍵盤,一行小字耀然屏上:明年春天,你才會回來。本想寫下一點隨感,可是,敲打下這個題目后,卻再也寫不出一個字。
如今,他們如大雁一般,早已飛了回來,又開始了漫長的夏日等待,等待秋去冬來,再一次的遷徙,再一次的離開。
寫于2014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