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維《美文十篇》

這最好的十篇,留給最好的年華,最好的自己——

1、且去旅行

當我決定,周末,兩天,一個人,帶著簡單的緇重,去另一個市井,來一趟華服盛裝的旅行時,甚至都還為自己彼刻的隨性,而無比后怕。

村上春樹說:“十七夢碎未竟時”。我想,我應該是有夢的。就是渴求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去一趟別人活膩的地方,俟水相望,駐足觀賞。

不過此時尚未轉春,天氣還是陰霾連天暮靄。且去踏一個風養水滋的去處,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這,當然要首推湖南湘西的鳳凰了。

去鳳凰的那天,空中還是毫無預兆的稀釋著雨水。青石吊腳,藤云蔓繞。雕花的門窗木刻,以及,荒冢的風霜城垛。似乎跟書中的那個《邊城》,有著隔世的呼應,和親近感。也不知是邊城工筆了文人,還是文人濃墨了邊城。他們都是若即若離,相得益彰。可不是么?隔岸的竹林,還正迷離著三月清脆的笛聲。

莫若,我正是帶著懷舊的心境而來。從這里,走出了作家、畫家、還有富甲一方的商賈?;蛟S,民國不堪,某個燈火闌珊,戰火敲碎的無眠之夜,還聽聞,微光情惻的桐油燈下,軍人對于家中妻兒,戎馬關山,撫膺嘆息,絕塵而去的亂世幽啼。

而旈山雋水的歷史,運作在民風尚古的歷史邊緣,被一再商業、一再解構。我還能以世俗的目光,在此覓尋到什么呢?更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實則是:我原本也是,三兩并作步履緊湊,冒著此地遐爾的名聲,自遠方而來。

翠翠的孤單心事,爺爺的凝重自持。還有儺送唱給她聽,那正青春的詩。就請容我,容我一個人,趁今夜槳鎖燈影,霧打城池,在經年流轉的鳳凰渡口,冒昧探視……

2、花溪且留下

乍暖還寒時分,且行花溪。開始用一盞茶的時間,丈量苦旅。

擁堵的公交車廂坐著,惟有玄思能讓狹窄時空來消彌成見。臆想一座不復端立的繁華舊跡,何以值得我去尋訪。尋訪那稠密的邊緣化沖撞,尋訪那喧耳的斷代性蒼茫。

如果說文明是一部隨著改革浪潮推移衍進的標簽,那么花溪則可詡以為一部高度復刻濃縮的歷史。在這里,藤葛纏繞暗瓦的磚墻,青草布滿灼眼的隧洞,古樹盤踞靜屹的危石。一座花溪,幾番定義。卻始終拋不開,濃墨重彩時代,它那特有的跫語。

這里有三線建設所遺留下的軍工廠房,煙囪筆聳云霄,荒蠻地向后來者述說它的滄桑。這里有白樺枯莖上落戶的巢鴉,有湖畔垂柳倒影下的逐波荇藻。以及浸著蔭遮青苔的石柱、銹窗、蛛網。

陰郁的天色,幾個人,笑語盈盈地散落在寒風凜冽的花溪公園。含苞的梨花待放,疏致了幾分悵惘。映山紅偷綻了紅暈,木棉花胭抹下白皙。臺階時而上,時而下,俯身穿過低矮的灌木叢,湖心的石墩拾級走遍,小心翼翼。躺臥草坪,關掉如是浮華,吟聽近旁溪流潺潺,鳥鳴音雋。

從遼遠中噠噠駛來的馬蹄聲,負載了一道朔風坍馳的歷史。那個激情似火的六十年代,如今都已成往事,讓人憑欄唏噓不已。當這些燃燒歲月念碎的時候,風華沉寂被無辜泛起的時候,憬悟如蒸餾洗過。靜涔溪流的汩汩之聲即可將它們全都帶走。就好像古鎮巷口竦瑟的貞節牌坊,印揭落款,便溶解為一個時代的終結,凝集成一個傳奇的發端。

落伍的時鐘“當、當、當……”地悶響了六下,所有言辭,似乎都已在無意中穿鑿了對榮枯更迭的諷刺和感傷,深于一切摹寫,一切附會。

錯過一次圃園花開,敷衍幾輪亭臺徘徊。

花溪,請君且留下。

3、若月光下酒

在如雨潤初新的小城,若能隔空遙望,見諸玉盤一般大小的月亮,這總該是幸事。

趁月明時分,賞這倒懸的一皎之色,時而縹緲清寂,時而纏綿非常。當然,這皆取決于你--你是在橋上看風景,還是佇倚閣樓,遙迢的,被看風景人所視野吸附,去聊賴的看你。

菱歌泛夜,江心既白,無數個無眠的晚上成全了無數個逼仄的鄉愁。夜半的楓橋也大度的接納了失意的客泊。求學者、履新者,亦或為謀一暇之生計者。鄉愁的醞釀,往往需要去租賃廣寒之上一宿的月光;春秋代序,膾炙佐腹,且讓它撒滿層樓,夢魂惟有。

“姑蘇城外寒山寺”,藉月影相隨,我行影亦行,我停影亦停,也因這闊綽不堪卻供求不迭的門庭而日覺奢侈。也罷,胸膽尚酣酒,辜把一個人的江湖,遠離親人,遠離故友,閑話憑闌休。趁對飲成三之時,還酹吾誰與共,酒干倘賣無?

蘇東坡在外邊,樽酒天問,唱合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李易安在外邊,黃花細雨,尋覓了“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柳三變在外邊,雨霖聲鈴,凝咽了“楊柳岸、曉風殘月”。月光,蹉跎了人生疏狂,卻成就了文學的一篇篇佳作和不朽的詞章。

不朽,往往停駐在速朽的邊緣。兩者矛盾而不乏統一。月闕的晚上,速朽以幾何級數遞增,遽而葬送了人格意義上所謂的種種聳矗與翼然。

偷得一閑,春衫猶是,曾濕西湖雨,去思忖如孟郊一般的游子。“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縱是愆緒,這也本該是盈眶而富足的。至少,他能得此“余興”,去用極蘸溫情的筆觸,描摹和渲染赤子結草還報的拳拳“

寸草之心,三春清暉”。這,是為游子所吟,也稱便離家的種種好處。想來,這與城里的陰晴聚散,城里的月下獨酌,也不無關系。

離家太近,也便沒有了《紅樓夢》中,絳珠仙子--林黛玉初入榮國府的“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惹人錐心的欲休還淚。離家太近,也便沒有了蘇武牧羊、昭君出塞,一仞長河落日的孤煙草蓑,銜環鳴佩。離家太近,也便沒有了范仲淹為仕一任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格致、修齊治平,不刊之論。距離愈遠,隔閡愈弭,且攬心之歸宿,讓月光和家國情懷的整合重塑,變得異狀而曖昧。

這月光,睽違上闋,墜影西斜,縈回于城市的忍冬街角;卻還吹盡喧囂,解鞍少駐的三兩行客。

疏桐影、空階明,漸賦深情。

正岑寂、箜篌引,冷月無聲。

4、我懷念的

很久沒寫了,妄棄了紙和筆。那些曾經想過的事,想說的話,都在鏡子面前愈顯矜持,緘默住了平日里的狂傲與自居。在吹彈即破的浮光映襯下,被放逐,被深埋于記憶的流沙。

猶記得小時候,暑期來臨之時,就忙不迭地趕回鄉下老家。不為拼湊游戲,不為打發炎炎仲夏,只為掛念那橫亙于半山之間,一壟壟碧綠的稻田。喜歡一個人睡眼惺忪地平躺在半坡青草氤氳的田埂,素面朝天,仰望頭頂掠過的飛鳥和浮動的云。在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反正時間都已變得足夠慢長??柿耍湟慌鯊氖p冒出的山泉痛快暢飲。倦了,扯幾株狗尾草編織成戒指戴上,動作輕盈而溫涼。毋需考慮此刻具體的時間,因為天然的計時器會幫你細心打量。而你,只需關注夕陽的余暉是否已經拭去,天際不見一絲光芒。

牛群搖晃晚歸的駝鈴,嘴邊還掛著未嚼完的青草,牧童吆喝幾句,混雜著從山腳一擁而上的谷風,高一聲,低一聲,似在話別這閑暇的一天里僅余的溫存。在這些慵懶午后,時光是微醺的。七月流火。當知了怠倦了感嘆,夏天也隨之一晃而過……

有句話這樣寫道:“那些念念不忘的日子,就在我們念念不忘中,被我們遺忘”。現在讀來,有種恍如隔世般的陣痛。青春讓我們變得無處躲閃,回眸之間,已是淚流滿面。

兒時的玩伴,如今,早已散落他鄉。他們,都老了吧!

經歷了世俗事務的紛紛擾擾,穿越了欲望都市的燈紅酒綠。想必相聚也不會聊起當年的年少與懵懂。怕也無福消受青山綠水間,那份“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心境了吧。他們,在哪里呀?

幸好,在腦海醞釀多年的那壇醬香好酒,還沒有被隔膜一飲而盡。等大家火爐圍坐時,便可一醉方休。

鍋里的珍饈咕咕地冒著氣泡,如同煨一段浪漫的塵封往事。

5、那年清明,回憶在雨季穿行

四月握不住……

印象中的四月如流蘇,倒影,有著東邊日出西邊雨的矯情。

時緊時疏的雨聲,忽遠忽近的清明,嘆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轉身,就隱忍成片刻的安寧。

夜,時空在枯損;雨,長亭更短亭。觸手可及的,不過是后知后覺的驚詫與消魂。于是,夜雨收斂了任性,落在了曠野,落在了草徑,也落在了行路人的不整衣襟…

總想把季節拆解為一幕皓月當空的街景,無奈,姍然而至的雨,卻生硬地把黎明擰成了黃昏…

春雨是個貪玩的孩子,不顧四月天氣的陰晴不定。好雨知時節。千年之前的那場梧桐細雨,那道落款清明的宣紙臨行,則輕巧勾勒起傳世千載的楊柳青青。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夢回當年,一夫,一童,一瘦馬,芒鞋駐杖,田間小道,迤邐而行。路遇童子,松下借問,藏笛遙指,杏花漫村。好一縷暗香浮動,贊幾句春雨紛紛,就此暈化了市囂,詩化了飄零。

于是,遠山近水從此被釉色垂青:

于是,油紙傘下開始續寫送別的曉風殘影:

也于是,連詩里,都飛白著一抹綠草抽芽破土的清新。

6、民國1943,只為你音韻婉轉

我突然萌生了一段姻緣,一段,源自周璇的《夜來香》中,啼笑皆非但又情深意長的胭脂偈談。揣測和狂擬,關于十里洋場,關于上海外灘,任何一點,一點薄彼而非分的臆想及擅斷。

走上前,挪步開外距離,又釋懷停佇。我打開了手中那半舊折傘,對著日暮坍垣,而日漸脫落斑駁的磚墻,挽留、撫膺,轉彎、長嘆。在故城,在小巷,在鐵柵欄門細碎拉開,又被女主人扭身合上的闌珊節奏中,這雨,已然孤寂地下了一整晚。

我躲過前世的凄風和來世的苦雨,提著方才彳亍而凝思,凝思而輾轉的折傘,又踱步至了丹青水墨里的素顏隱去,流蘇一般的江南。不過,民國1943,那時的雨打蕉葉,笛聲潺潺,那時的雁過云鬟,峰巒漫漫,軒窗斜理正梳妝的景象,怕也只是遺世箜篌,如梭荏苒而人間罕有,再也退不回,進不去了。浸黑的櫸木板上還釀著陳年豆瓣,雕花的窗欞旁邊還寫著歲歲平安;我拉開抽屜,任抽噎,彌漫。在泛黃的老照片前,用吳儂軟語勾勒著,安撫著,一段一段。將心事漲膩,漲膩水粉,描刻于平緩。

攝于圓明園國家遺址公園

那應該是民國的戀戀風塵,民國的相宜濃淡了!我是裹挾著多么強烈的渴望,渴望彌撒,渴望盤桓,用街坊的慣常與弄堂的習慣,去唏噓,去罹難,一幕風燭殘年,卻又無比落寞的倥傯與溫暖呵!

那個菁華不堪,留著齊根短發,秀外慧中一如當年的女大學生;那個為掣肘心中摯愛,而勇敢坻牾家族包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式婚姻的巾幗女子!如今,是否已被安然婚嫁于平等、博愛和自由?我在市儈的字典里,逐字、逐頁查翻。原來,黑白影片,應景的劇節播放,只是你呢喃的一遍又一遍,輪回之中的蕭瑟過往。

你有你的孤盅心事,我有我的流螢妄癡。波瀾不驚似的點綴其間,眾星拱月般的翹首修飾。修飾,成全了說書人耳中,華美而又凄艷的句子。

你還是去了,一騎紅塵,絕俗而哀婉地去了,去了你眼中自在的遠方。遠方在哪兒呢?在滄海之畔,在巫山之巔。滄海難為水,巫山不是云。曉夢迷蝴蝶,春心托杜鵑。

況如今,當年這臨摹印拓的曠世緣份,又被世俗解構,鄉音耳聞,驚擾成七歲小兒,稚嫩唇間的累世情深。我合上折傘,不由加快了芒鞋交錯,步調蹣跚?;貞?,開始用倒敘口吻,還原故事里的青春,青春里的我們。

誓言,在聲悄打盹,在強顏淚撐。我只是怕,怕那一片相思子,粒粒無夜游魂,提著燈籠的人,在行經你巍峨的貞節牌坊前,還依偎在朱門銅綠,落地生根……

7、畢業狂想曲

一、《那些花兒》

子時,子夜,采桑子。畫面閃爍,烙刻的消殘月色,是屬于我們大四人,在歷數過往心情之后,所道別大學畢業前,集體的最后狂歡??駳g,帶著胸腔的唏噓傷感;而那歇斯底里,混雜自耳畔傳來的尖叫與吶喊,無時無刻,不在浸泡著顛倒紅塵的魍魎與感傷。

吉他,G調,五和弦。你的青春,我的天涯,在夏至未至的國境之南,漸次發芽。

二、《鳳凰花開的路口》

一天捱似一天,一天渾噩一天,被青春奢侈的單薄,是落寞的。梔子開了,鳳凰花繽紛歲月,綻放出透窗的馥馥馨香。美麗,在這個自顧自的季節,不肯為遲到的別離,稍稍做一絲逗留。行囊里,滿載的迢迢星辰,是寂靜的。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何人說?何人可說?!淚成詩,一闋三疊,夢落訣別詞。

三、《同桌的你》

繚亂的記憶,映在成雙的昆明湖底。而我,早已經掬撈不起,在若干風逝的年前,曾有過怎樣的同桌,怎樣的你。

邂逅,照面,華麗轉身。物非,人也非。雙手闔拾,云淡風輕。

墻里秋千墻外道。笑聲傳來,真假,還依舊能辨識嗎?好在昨日旅程,曾擁有你們的春秋,你們的冬夏。

誰的青春?誰的日記?我已經悄然題寫續集,丟進空曠的無垠鉛華,打馬而過,流年里。

四、《祝福》

為君祝福,為我祝福,且行且顧。月臺,窗外,汽笛響起,這座城市又將一片闌珊日暮。而今夜,我將轉身離開,默念讀白,惹行轅塵埃。“姑蘇城外寒山寺”,敲碎了幾撞夜半鐘聲?“都門帳飲無緒”,客泊了幾舢催發蘭舟?稀疏的燭火,篝燃的訴說,就讓婆娑,蹙眉劃落。

說再見,傷離別,恍在啼血。

霧正濃,風又斜,幻象季節。

五、《朋友》

朋友 一生 一起走,那些日子 不再有。

同室,同窗,同桌。同一段四年碎念的逆流成河,同一場衣袂紛飛的光陰揮霍。我們笑著,嚷著,跑著。故事更迭,瀏覽珍藏。原來時光,就是把寧夏搖晃,將麥芽咬碎,一口親嘗。

寢室的兄弟,陸陸續續,取拾了揉皺的被單,清理了灰蒙的書籍,騰空了箱底的毛衣。一一捋平,一一熨帖,一一打包。將這個留佇歡笑和悲傷,平凡的寢室門牌號,回復它原時的模樣。

朋友 不曾 孤單過,一聲朋友 你會懂。

一茬又一茬的少男少女,懷揣夢想與現實,來了又去。惟一不變的,只是樓道叮叮咚咚的腳步聲;以及向晚,逆光打在臉上時的和煦如風。暮鼓晨鐘,喚醒了莘莘學子,未曾嬗變的最初容顏。

和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依次擁抱撫膺,姍姍握手言歡。因為遲來的,只是耳邊輕道一句:七月,青春散場。

六、《再見》

重金屬搖滾打擊樂器的聲音,渾濁于“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愛上層樓。帆布鞋、雙肩包、行李箱,讓這趟未署名的遠行,轟轟烈烈的游走。

猶記得那年,我們大學新學期伊始,好奇,欣喜,為之若狂。絳唇于白云的晴朗,繾綣于寶山的雨驟。戀上情人湖的一池春水,癡妄照壁山的地迥天高。以及,一排排挺立的香樟,一字字鎏金的信仰?!吧魉?、篤行、博學、致新”,座右銘,伴我如斯,佑我如斯。

四年前,偷抹含笑,為陪同報到的親人道別。四年后,強忍含笑,為至親至愛的兄弟姐妹們道別。相同的地點,相似的情節。索性串詞,清唱兩句《再見》,張震岳。

七、《你的背包》

時間沒有等我,愛情沒有等我,而是你有曾說過:借了東西,要還。卻從此忘了,經歷患難,以后就要成為彼此生命的另一半。我的左手,是濃郁與熾熱的飛蛾撲火;我的右手,是一個十年糾纏--比輪回更輪回的打坐。

我忘了,在哪年哪月的哪一日,我曾在哪面斑白的墻上,信筆添上哪些自己的放肆與狂亂。憂傷著,微笑著,望穿秋水,以救贖的名義,讓眼淚歸還。

八、《男人KTV》

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忠實的記錄者。友人的觥籌交錯,高朋的推盞換杯,被我一一推諉。在包廂的KTV里,意猶未盡地明媚穿過彼此泅渡的海洋。連月光,撒在來時路上,都如此凄美。

有人回憶,哭紅了眼睛;有人吻別,情節隨風遠去。

而前奏,才剛剛響起……

九、《回到過去》

默不作聲的分寸,不懂輕重之分;蠶食的日晝黃昏,敷衍緣份。曾經以為會念念不忘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迥異得面目全非。我溫存著甜蜜,只因為送別時,喋喋不休的絲絲冰涼,教會了我們重復如往,安靜、善良。

正如想回到過去的擱淺下沉,遮風避雨的一臉稚氣。被洪流沖走的我們,卻再也無力,將故事繼續。

十、《離歌》

遺忘,是一張我們未經對摺的圖紙,又像是我們不可更改的宿命。千年間的一瞬,木魚鐸鐸,彈指如山寺云煙。從前的一切一切,慢慢延伸,慢慢雕琢,舒展成杯中的裊裊碧螺,那再也找尋不到的荏苒如梭。

道不破的悲歡離合,假面掩飾自己的柔軟悲傷。文字與鏡花水月的隔閡,蒼白而脆弱。

誰是誰生命中的匆匆過客,誰是誰生命的轉輪龕塵?前世的精魂,來世的蹉跎,終不敵,那想留不能留的寂寞,那夜半的一曲離歌……

8、表哥

表哥是前天下午走的,走之前,還一個勁的開口閉口勸我們先回去,別送了。

表哥把脖子側歪在長途臥鋪班車的上鋪位,那是最后一排,臨窗。一會,拉開玻璃,微微探出頭,拘謹的欠身抿笑著,露出兩顆潔白小虎牙,象征性地朝我們揮了揮手。

我知道話別有點沉重,不過還是強忍著,抬頭,目送絕塵載他駛去的身影。

表哥要去東莞了,(他的身份,其實也就是打工仔)下次見到,可能將是明天的過年之后吧。這些年,他每年年尾都會回家,陪姑父和姑母過年;年后返廠前,他都會進我們家,歇一兩天,留戀過往的山山水水,然后風塵仆仆,頭也不回地踏上了駛向東莞的臥鋪班車。

可能是隨年歲的增長,可能是青澀的記憶越發沒齒難忘。今年回家,我們相侃甚歡,促膝至凌晨兩三點是常有的事。我們談上班境遇,談未來理想,他說準備買輛出租跑跑,過些年回家買房。此外,我們還談及了女人。女人,理想中的應是“三長一小兩勻稱”,這是我們心有靈犀的審美觀。打工的標簽,也讓他結識了同在東莞打工的幾個外省女朋友,但都不了了之?!巴翘煅臏S落人”,用他的話來說,是聚少離多,難修正果。

但這次他談吐間卻沒有稍許掩飾或保留,所言說的,都是這么些年的漂泊異地陳雜之感。話說也很正常,都二十幾歲的人了,城里人尚且都忙不迭去參加《非誠勿擾》,相識相戀。在民風尚古的農村,村里外出打工的同齡人過年回趟家,都已磨刀霍霍向豬羊,張羅著談婚論嫁的終生大事。只是表哥,他對于愛情,只字不提。

表哥是88年2月生的,大我一歲。小時候春節常隨姑母來省親,記得最清楚的,是和他在老家門前空地的葡萄樹下玩炮仗,成卷的鞭炮被我們逐一拆散,一顆顆地一字排開,點火,噼哩啪啦,把樹下的厚厚積雪都炸成了一個個窟窿。只是如今再回老家,葡萄已于多年前枯死,樹下恐也再無聽聞,舊時的玩伴嬉鬧,爽朗笑聲……

忘不了,忘不了,這么多年過去,我還是忘不了……

昨天中午表哥來電話,說已經到廠了,請放心。我的眼前又浮現他離去的笑靨。13個小時的路途顛簸,徒留的是寥落。天涯浪跡,以父之名帶著囑托。疆馳,注定已在千里之外。

今天恰逢西方情人節,不知此刻的表哥,是否左手會掐滅剛剛抽完的過濾嘴,擁眾中孤單的狂歡?

祝福表哥,來年帶回一個漂亮嫂子……

9、父親

父親習慣早起。近30年來出于職業上的習慣,讓他每天不得不及早趕到學校。那里,有他所任教的班級,任教的學生。

讀書的那些年,那是我所熟悉的場景。天色還沒透亮,路燈還沒熄滅。窗外的樓下,只有三兩的行人說話,以及,清潔工用掃帚掃地,“沙沙”傳入耳邊的細碎嘆息。

父親推開我的房門,開燈,用著命令式的語氣,只為叫我起床上學。若再不起來,便要遲到!

念初中那會兒是走讀。通常是早上出門,晚上才會回家。學校離家太遠,走路單程都要半小時。中午和下午的伙食大多在學校附近解決,有時候突然厭倦在學校過吞糠咽菜的苦行僧的日子,便會臨時決定跑回家。在家撞見父親,父親當時一個人在吃飯——他不可能預先知道今天我會回來。電飯煲里,也很自然而然沒煮我的那份。見我回來,父親卻像是犯錯了一般,放下碗筷,忙不迭站起身,還連連向我表示歉意。還把鍋中那份讓與了我。而他,卻又徑自舀了瓢清水,去煮了把面條。

我碗中的米飯被塞得滿滿,并且還余溫熱;父親的碗卻是空的,無聲無息。他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用筷子攪動——鋁鍋里被藍色火焰柔軟包圍的水煮面。他不說話,聽咕咕的氣泡在廚房灶間彌漫著。我知道,這咕咕的氣泡,也即是天底下,來自父親的最慈愛的聲音。

為人師表的父親如今已是知天命的年紀?;赝扑耆A,于我最遺憾的,莫過于沒有機會去聽他的一堂課。高中的時候我們同在一所學校,他是老師,我是學生,卻分屬于不同的班級。有時候就某個知識點還有疑問,課后不懂,待回家問他,他的解答比我所在班級任教的老師分析得更為鞭辟入里。

高三之后,曾有作復讀的打算。記得07年八月的一天,在補習班的語文課上曾寫了篇作文。文中歷數我在高考后得知分數的心境,題目起得討巧,叫做《與君同舟,風雨如晦》。文中還提到了父親,用的一句白描是“不茍言笑的臉”。那篇作文因為構思新奇,最終作為范文,還被語文老師在晚自習的時候當眾念了;并且還因為名字偏女性化,以及筆跡雋秀的緣故,我還被那位語文老師誤認為是了女生。

其實如今回想,“不茍言笑”這個詞用在父親身上,卻還是大有偏頗,有且失真的。父親為人達觀,在家常以尋母親開心為樂事。上周母親來凱里看病,母親和我在市府路上邊聊邊走,母親就有說到父親有時在家,會一個勁兒地咂吧咂吧,跟她憶往昔,感嘆起了當年?!鞍?,當初幸好自己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父親說得眉飛舞動,“若是當初自己學醫,選擇了醫生,那么如今就得天天在醫院轉悠。整天跟病人打交道,還得聞著刺鼻的各種藥味。又是醫患關系又是醫療糾紛,那得有多心焦???”

明天是周末,高二補課的緣故,估計父親還得早起。胞弟在家念書的這些年,估計耳邊也沒少聽到來自安分守時的父親的那清晨“起床命令”。

有時候清晨6點左右接到父親打來的電話,我此時還在睡意,鈴聲擾了美夢,不耐煩,便也不接。心里怪憎父親打來的電話為何總是這般的早。如今懂得,早起,更多的源于父親他作為人民教師,在多年的任教中養成的那份職業使然。

我生愣地端祥著手機里保存著的與父親站在一起春節時的合影。過往歲月,一圈一圈,癡妄而荼蘼,纏繞著年輪。沉香之屑,卻已如江潮暗涌,漸透笛聲。

清晨6點,開燈,輕手躡腳地推開房門。畫面,如同十年之前的那年那日,在夏至未至的恬夢里,有被父親喚醒的軟糯余音。

10、就這樣 安靜老去

在我租住房屋的樓下,有一位年輕的女戶主養了一只兩歲左右的拉布拉多。個頭不大,臉蛋圓潤,耳朵稍顯頎長,有著蓬松而呈金黃色的外表。逢人見著,嬌嗲粗氣忙不迭跑過來,不住地搖尾巴,似在顯弄它的矯健身姿,很是可愛。

遠遠唯聽見女主人的細碎腳步,它總以驚覺的舉止回應四顧張望:小嘴半開,不住地流著殷切期待的哈嗒子,毛絨絨的尾巴也比平時舞得更帶勁兒了。只等女主人的一聲叮嚀,吆喝似的回家與尋訪。

熟悉的聲音越來越近,它頓時興奮了起來,旋即扭身撲向已呈半蹲姿勢,張開雙臂的女主人,以求落個滿懷。而女主人也以充滿憐惜般的眼眸抱住它,湊近耳根,好像是對它說:讓它暫先在門前三米開外的沙土空地上遛玩,和成群結隊的蜜蜂、粉蝶撒兒歡。因為每每過不了多久,女主人將會掄起她那柔弱而纖細的衣袖,輕輕將它放入船型的塑料澡盆,親自為它洗上一次澡。洗澡,在傾盆夏季,已成為拉布拉多與女主人心照不宣的慣例。

此刻,拉布拉多則更像是一個媽媽懷里貪玩的孩子,趁女主人與人談笑的不注意間隙,就已偷偷地鉆進了盛滿清水的澡盆里。漾開的水花波光粼粼,泡沫也因此濺灑了一地。這時的女主人通常都會嘟噥嘴巴,顯出不高興的樣子,假裝嗔怪于它。但隨即冰嫌盡釋,倏爾一笑,耐心而細致地幫拉布拉多繼續擦洗前后腳掌,梳理身上的絲狀絨毛。自顧自說著話,自顧自舀出一瓢四散的浪花,像是說給它聽,也像是舀給自己聽。不一會兒功夫,任務隨即告成。拉布拉多從澡盆魚躍而出,痙攣似地抖了幾下,迅速彈射開身上附著的水滴。煥然精神,又重現了許多往日的乖巧。讓這個樓上的我,這個話外音的人總感覺到,這畫面,這情境似曾相識,溫馨里透著親切。

快樂的日子總像字符間的撇與捺,零星點綴。有時候,欣歡只是逞一時奪目的易冷煙花。無人陪伴,無人告慰,更多的是一種生活的尋常百態。相濡以沫,也因此成全了為數不多的奢侈。女主人和男主人吵架了,女主人掩著熱淚,奪門而出。而這時,拉布拉多應該已被喋休不斷的兩位主人棄置一旁,會形單影只,很孤獨的吧?

女主人離開了家,它迫不得已,被男主人用繩子拴在了門外不遠的一株不知名的小樹上。畢竟,少了照料,周遭廓寥。

貴陽的八月欲火焚身,終難清嗓一吐“爽爽”二字。況今天又是正午,陽光倍增毒辣。我擱在二樓的露天陽臺,不停地揮著借來的巴掌大小的女式扇子。汗浹涔涔,余光瞅見拉布拉多雙眼黯淡無神,孤零零地趴在窄窄的樹蔭下。它應該還不知道,就在昨天晚上,它的兩位主人的爭吵究竟意味發生了什么??赡?,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是是非非,它也永遠摸不清,猜不透。它把長長的舌尖伸出,打著哈欠,好像在逗地表上勤勞而忙顧搬家的螞蟻。眼皮半睜,尾巴無力地搗騰了幾下,消停了頭頂嗡嗡作響的長腳蚊子。前腳趾輕輕地,試探性地一次、一次的刨開松亂的沙石,連無辜的含羞小草被連根拔起,也都沒有引起它的任何驚覺和異樣。

我想,無論是以時間還是時光,對于這個小家伙,小寵物而言,似乎永遠永遠,都是那么的恬淡如初,那么的歲月靜好。它不需要為整日的四處覓食而操勞,不需要為瑣碎的家長里短而絮叨。陪著專情于斯的女主人,伴著相偎相依的發小,平淡是真的走過生命中的這一段旅途。而真正在越往數載,在漫漫十年之頤待老來之時,又不知在它身邊,還會預存下多少相知相惜的年華孤寂……

就這樣,我柔軟地想起了今后專屬于它的那一段刻骨銘心的日子。而就在眼前,這只還在一樓蜷縮身姿的拉布拉多,頭也不抬的還在枕著地面柔軟的碧青嫩草。清風馥馥,恬恬睡著,等安靜在老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505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56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63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09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7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18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81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3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6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9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37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17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87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0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