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替,正是蕁麻疹高發的季節。近日,來皮膚科就診的蕁麻疹患者明顯增多,每天至少有十多個,尤其以兒童居多。
家住長春的劉女士,孩子今年7歲。去年8月份開始,不知道什么原因得了蕁麻疹,起初身上不知不覺的發癢,一抓就劃痕凸起、出門一見風或睡覺起來就風團暴起、瘙癢難耐。蕁麻疹嚴重影響了劉女士一家人的生活,孩子晚上睡不好,大人也跟著一天沒精神。
據了解,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容易反復發作的皮膚病。據報道,蕁麻疹患者常常先感到瘙癢,隨即皮膚出現隆起的風團,呈紅色或蒼白色,數小時后自行消退,不留痕跡。風團常反復發生,部位不固定,形態大小不一。有的患者還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憋氣、頭痛、心慌等癥狀。
蕁麻疹的表現
1、蕁麻疹多發于嬰幼兒童,秋冬季多見,有時一家數個兒童同時發病。
2、好發于軀干及四肢近端,損害數目不定,常分批出現,散在發生或少數簇集,常伴有胃腸障礙,少數患者有時亦有呈現水皰者。
3、典型皮損為綠豆或稍大淡紅色丘疹,性質堅硬,頂端常有小皰,搔破后結痂,周圍有紡錘形紅暈,經搔抓后呈現風團,風團消退后仍恢復原形。
4、自覺劇烈瘙癢,夜晚特甚,往往影響睡眠,患兒精神不安,搔抓后表皮剝脫,易致繼發感染。
5、病程長短不一,一般1周左右多自行消退,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但新的皮疹又可陸續出現,因而新舊皮損同時存在,至天氣轉涼后逐漸痊愈,但次年常又發生。
蕁麻疹不能吃什么
1、不宜吃所謂的“發物”,如竹筍、菠菜、蘑菇、香菇、茄子、蠶豆、黃瓜、大蒜、蔥頭,以及堅果如栗子、白果、核桃、花生醬與芳香的調料等所謂“發物。
2、不宜吃易致敏食品,主要有動物蛋白類食品,最易致敏的是魚、海鮮、蝦、蟹、公雞、牛奶、奶油制品、蛋類等。
3、患者應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治療蕁麻疹的方法
關于蕁麻疹的治療方法,如果選擇了對癥狀無效的治療手段,可以說是耗時耗錢還沒有任何成效的,因此治療蕁麻疹最好是了解自己的癥狀和身體狀態,選擇適合的方法,才能徹底清除蕁麻疹。
1、抗組胺類藥:可做為常規應用,一般多采用既有抗組胺作用,又有鎮靜效果的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賽庚定等內服。
2、鈣劑:乳酸鈣或葡萄糖酸鈣片口服有一定療效。
3、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因為過敏并不是免疫力低所致,人體內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失衡才是疾病的根本病因。現代免疫學研究對解決引起蕁麻疹的治療方法多采用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來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應答恢復正確。
華南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劉曉鴻指出,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能夠降低血清IgE抗體,通過增強TH1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抗過敏益生菌所含特定乳酸菌至核內而釋放大量細胞激素,屬于先天免疫的一個環節,具有刺激和調節天然免疫及獲得性免疫的功能,對蕁麻疹、咳嗽變異性哮喘、濕疹等過敏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且對身體沒有副作用,是一種安全、綠色、健康的治療方法。
4、維生素類:往往使用維生素C或B12與抗組胺類藥聯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