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蔡東藩先生的《兩晉通俗演義》,以前讀過老先生的《前漢演義》感覺很好,現在讀起《兩晉》這本書也是學到很多東西。
《兩晉》這本書從“祀南郊司馬開基”開始,講述了從三國末年司馬統一天下,經過西晉匆匆五十余載幾經覆滅,后由司馬睿在江東草建東晉小政權偏居一隅,歷經百年終于灰飛煙滅的歷史。
司馬氏政權是從曹魏集團手中篡奪過來的,在儒家看來沒有正統性,所以司馬氏也是心懷恐懼的,在晉武帝司馬炎執政期間,還是克勤克儉關注民生的,后來司馬炎去世后,儲君晉惠帝繼承大統,這位智商頗低的皇帝登基后,沒有人拿他當回事,特別是皇后賈南風簡直就是到了垂簾聽政的地步,為了所謂的捍衛君權,開始了骨肉相殘得八王之亂。晉朝開國就有政治上的弱點,但這完全可以靠后天的努力來彌補,可是后來的儲君昏庸,后宮干政,同室操戈,就把一個大好的局面打亂了,歷代百姓只是為了能夠吃飽穿暖,沒有過高的要求,但是趕上亂世這就是很奢侈的想法了。
在西漢后期一直到東漢,漢族政權為了彌補中原人力的不足,開始允許周邊少數民族內遷,這些少數民族逐漸聚集在河南、山西、陜西、河北一帶,并逐漸力量強大起來,這些細微的變化,漢族政權一開始是心中有數的,后來同室操戈之后,已然是鞭長莫及了,這就造成了歷史上第一個流民起義,于是西蜀就被流民領袖李雄所占領,并建立了北方第一個少數民族氐族政權,國號大成。后來匈奴領袖劉淵也成立了大漢國,于是北方逐步開始與南方脫離,并最終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