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日拱一卒,積硅步,精進未來的自己。
最近為自己扣了三個小夾板,100天寫作小組,100天運動小組,100天讀書小組,全都要每天打卡,這么一約束,這幾天的日精進目標得了95分,難得的高分,挺好。
重讀《活法1》
稻盛和夫先生今年85歲了,27歲創建第一家公司“京瓷”,創業58年,一手打造了兩家世界500強公司,企業連續50多年保持營利。
稻盛先生的成功方程式是——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這個方程是乘積,而不是加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因為它有方向性,它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成敗得失。
所謂的思維方式就是指人生態度,就是一個人所信奉的哲學,思想,倫理觀,價值觀等。稻盛先生一生奉行的哲學思想概括就是一句話“作為人,何謂正確?”——敬天愛人,利他之心。
他說他在大學畢業后,就業無著落,一次次被拒后,曾想過去加入“黑社會”,那時的心態是扭曲的,如果真的走上那條路,就不可能有今天如此之成就。
凡是能做成大事的人多是有能力有熱情的人,但是,為什么很多都是一時一勢之力呢?除卻天時,地利,人和,是否要思考一下個人的哲學信仰和做事業的大義名分?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我們國家的兩位紅極一時的企業家,一位是健力寶的創始人李經緯,一位是三九胃泰的創始人趙新先。
他們當年都是從無到有的打造了一個年銷售額在十億級以上的國有企業,火遍大江南北,在全中國的人民心中都是有名的干將,可是,他們倆在花甲之年都無一例外的沒有安全著陸,都惹上了官司,都被限制了自由,都非常無奈的黯淡收場。
同樣的他們的企業都沒有挺過二十年,都是在做到了鼎盛時期后,對于企業的歸屬權與上級組織產生了嚴重的分歧,面對一個付出全身心開創出來的企業,就如同從小養大的孩子,最終不是自己的一樣,到底是意難平吧,結果,人倒下了,企業也倒下了。
差的是錢嗎?我想他們都不會缺錢了,是一口氣,一口不平之氣而已,我很好奇,二位老將如若當初能知道結局,是否會改寫劇情?
從稻盛先生的治企哲學來看,他的經營理念是——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為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他始終堅持員工的幸福是第一位的,始終堅持公司是公器而非個人財產。
我在讀書的時候,曾經很是不理解,一個私人企業做大做強了,怎么能那么無私的把利益分給員工,把企業看成是全體員工的,而不是自己的,這得多大的心量才能裝得下啊。
當然,這或許就是人家58年長盛不衰的秘密——動機至善,私心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