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一個人的口味,多半是童年養成的習慣。也就是說,此后所追求的美味,都是在試圖找回童年的記憶。
我或者比我更年長的人們,似乎沒有誰覺得麥當勞好吃,因為我們的童年并沒有這些東西。相反,吃麥當勞長大的孩子們,才會在長大以后覺得它好吃。這也不難解釋,為何麥當勞之類的大眾快餐的廣告,總要瞄準低齡觀眾了。
我認識好些朋友,雖然對這個國家有這樣那樣的不滿,也賺夠了移民的錢,卻坦承他們很不情愿移民。除了人生地不熟的因素以外,最大的障礙在于,外國的東西吃不習慣。很多美國人一提起中餐就會想到“陳皮雞”,這似乎是在美國的中餐館最流行的一道菜,基本上,用做糖醋排骨的方法做出來的雞,再加上幾瓣橙子,就是陳皮雞。據說這道酸酸甜甜的菜發源于湖南,不知道有幾個湖南人能吃得慣。
在麥當勞文化下長大的一代,也許移民就少了很大的一個障礙。即便如此,似乎很難有人能與家鄉的味道完全斷絕關系,這種味道,可能是路邊攤上的一個燒餅,一碗羊肉湯,也可能只是外婆包的一頓餃子,這些味道,將會不時地在游子的腦海中縈繞。
味至濃時即家鄉,話雖如此,很多濃濃的味道,也只有在家鄉才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