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伴隨中秋終終終于到來了
國慶長假逢中秋,想家念家!夕陽西下,雖然現在鄉村也不見了裊裊的炊煙,不見了青磚瓦房,可站在村口,還是那樣的熟悉,還是那樣的親切…他在告訴我,故鄉的味道,依舊如故!面對此景,我瞬間回到了童年的記憶!小時候,一直覺得媽媽做的飯特別香,如今長大了,感覺吃的菜樣式也多菜系也多,可是很少有記憶中哪香噴噴的味道!也許我想念的不是菜的味道,是故鄉的味道吧!
是的,這就是很多人一生的記憶!那時候家里窮,也沒什么好吃的,田園地頭房間屋后院墻邊,都是隨便種一點應季的蔬菜,農忙常是咸菜咸鴨蛋大饅頭就是一頓美味佳肴!那時候我們經常食用野菜!人慶頭,馬齒莧菜,云慶菜,香椿,槐花,榆錢,榆葉,苦菜,薺菜……春天,麥地里鋤草,我們常采一些鮮薺菜回家!現在除草劑的大量使用,有很多田間地頭溝渠的野菜都銷聲匿跡了!兒時的記憶!我就是被饞干活,那時小,讓干活除草不干,父母就教我認薺菜,給我一個塑料袋說,你只拔這種草,回家給你做好吃!那時干得可帶勁了,躥得呲溜溜快,身后也有父母開心的說笑,半天不到我就能采好幾包!天熱了父母就讓我回家早回家,摘洗好!那時一聽可是聽話,一溜煙就跑回家,用最快的速度摘洗好后,就找小伙伴玩去了……
晚上,媽媽買來肥五花,和薺菜一起切好,加一點木耳,加鹽調成餡,手工和面,搟成餃子皮,不一會胖墩墩的薺菜餃子包好了,我天生是吃貨,對吃情有獨鐘!為了吃我最愛干活,包餃子就是在很小的時候學會的!媽讓我燒水,我就燒水,水開后,餃子像跳水一樣滑道鍋里,幾分鐘香噴噴的薺菜餃子出鍋了,印象中,我記得我吃很多,撐到躺在椅子上不想動!也許是能吃的緣故,我小時候肉呼呼的小胖子,可一兜勁,那時農忙打麥子用脫粒機,多是晚上忙!我就在脫粒口用簸箕倒麥粒,好幾噸的麥子山都是我倒出來的!只是那時小!脫粒機那邊很危險!皮帶絞輪全在那邊,父母怕我睡著了,憩倒設備上,不時盯著我,大聲叫我,問我困不困!!!我都是堅持到最后,十幾歲時一百多斤的麥包,我一哈腰就能甩肩上!現在想想,我現在的體質不如小時候!我還記的,夏天,在自家院子里種的菜園,黃瓜,柿子辣椒茄子豆角蕓豆扁豆…都施農家肥,進院子,那渾身青澀帶刺的黃瓜和滿是水籽西紅柿的味道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吃到了!!!我記得秋天在田里干活還能烤豆子花生玉米,逮螞蚱串起來,回家煎著吃……我最喜歡冬天,一是冬天可以貓冬圍著暖爐不干活二是那時候的雪很大很多,堆雪人打雪仗吃棱錐三是年關將近,一家人放下一年的辛苦好好休息準備過年……記憶在飛快的旋轉,又想起集市上的歡呼雀躍,買鞭炮回家拆散和小伙伴的埋炸藥學著之前的戰爭片子……下雪天,推開門,白茫茫厚厚的一片打掃院子街道!滾雪球堆雪人……跟著叔叔哥哥到田里河道順著雪上的痕跡逮野兔…
我回憶家鄉的一年四季,喜歡哪些屬于童年,少年,屬于記憶的味道,如今回老家,曾經的玩伴,已經為人父母,那些矯健的叔輩亦漸蒼老,很多給我講岳飛傳,楊家將,水滸響馬山東二哥和封神,哪吒鬧海,大鬧天宮,和我們本地抗日的真實故事的慈祥老人也已經駕鶴西去,曾經給我無限快樂的菜園,老房子,記憶里的古樹,棗樹,柿子樹……很多已經不在,曾經很多的麥田也逐漸減少,變成了街道,馬路,廠房飯店……只留下屋后的那幾顆源于明清的古槐和棗樹,讓我記憶猶新!曾經的青磚瓦房,和抗日戰爭年代保護過無數八路軍戰士的七轉八拐和夾壁暗格相間如諸葛得八卦圖一樣的杌櫓把胡同也雖時間淹沒了!因為那時我還小,只有在記憶深處還有一絲不太健全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