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課18:分享一個學習讓你感到驚喜,創造好運的瞬間。
學習,從來都是創造驚喜、創造好運的最優路徑。每個真正習得過技能的人終究有一天會發出驚嘆:
真沒想到在這里可以用上!
學習就是掌握一系列新的概念 。
這在之前已經說過。那么為什么持續學習一定會產生好運和驚喜呢?理由也很簡單, 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們之間才有機會產生“意外的連接” —— 即,所謂的融會貫通。 若是你腦子里有用的概念寥寥無幾,他們之間有什么連接價值啊?就算有連接,又怎么可能有“意外的連接”呢?這道理是不是很淺顯?
所以,學習的定義,在我的操作系統也是不一樣的:
學習就是反復打磨概念與方法論,等著注定的驚喜注定地發生。
創造驚喜的方法論,有這麼七個:
1.你必須相信你自己會有好運的
2.盡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
3.保持開放
4.持續學習
5.創造更多的連接
6.保留適當的隨機
7.多管齊下,齊頭並進
人丑就更應該讀更多的書。
所謂的聰明,雖然可能也受先天條件限制,但聰明確實是可積累、可鍛煉的。 千萬不要以為長得丑就不可能性感,霍金(Hawkings)說的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Smart is the new sexy.
聰明是新興的性感。
我的人生,一直和幸運相伍。
小學的時候,因為爸爸對學習的重視,把我從一個農村的穗城小學轉學到了爸爸單位旁邊的福山路小學,1-3年級在農村讀書時,好像不知不覺讀書就比較好,到了城里,我并不記得自己在讀書上花費了多少時間,但后來爸爸告訴我,每天早上帶我從家里到學校,騎車要近1個小時,路上他是會讓我默寫英文單詞的。或許在那個年代,父輩們還沒有如此瘋狂地關注學業,我的父親是個先行者吧。因為爸爸也是因為自己進了大學才改變了命運,所以他信奉的一定是改變學習創造好運。
因為父親的重視,加上自己的努力,幸運地成為那所小學里唯一一個進入建平的學生。其實當年對一個農村的孩子來講,考大學很大的動力是從農村戶口便成城市戶口,盡管如今看來并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學習這條路確實沒有錯。
我的大學是經濟專業,盡管自己對經濟的熱情不高,但正是因為學習了經濟,在當年畢業后有非常多很好的工作機會,我自己最終選擇了一個自己想要的“錢多,事少,自由,離家近”的工作。當然這份工作帶給我的財富是因為自由,我可以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完全靠自己安排時間(為我現在的自由職業奠定了很大的基礎),因為自由,在合適的時機我可以頻繁用學習到的經濟學原理應用于房產市場(當然父母的放手和信任也是重要因素,但我想學了四年經濟學也是他們放心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幸運地在放棄了一個令人羨慕的事業單位工作,錯失了當年應聘進去就分房的機會,進入一份自由的外企代表處,卻有了更多的買房機會。
當年自己的畢業論文是《個人理財之路》,研究的是一個人一生的理財之路,每個年齡階段該側重哪方面的財富積累,這份學習今天看來依然沒有變化,當年這個課題就是比較前沿,所以如今想到這些主題依然適用,是學習,讓我提早可以規劃人生。而且,最重要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這和學習創造好運是異曲同工的。
當然,我內心一直喜歡心理學,學生時代的第一志愿是考上心理學或者中文系,當年最好的好朋友都考上了中文系,而如今他們由于轉行,已經不怎么把精力放于寫作了。而自己,卻恰恰是因為自己喜歡,自己不斷學習,依然享受著寫字帶來的樂趣,因文字結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學友。
心理學更是,初中時代的喜愛,在工作后第三年得知有“心理咨詢師”這個課程,便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學習,從“三級心理咨詢師”學到了“二級心理咨詢師”,正是持續不斷地學習,讓我能在舍棄大學專業的工作之后,立刻投入了新的熱愛的領域。當年學習心理學咨詢師的時候,我就測試出自己喜歡積極心理學和團隊訓練這一方向,如今的兒童心理學,給青少年組織活動,完全是學習之后創造出心想事成的平臺。就連是自己喜歡的營地教育,也是關注了很多年,才能在浩洋一年級的時候幸運地開始了每個寒暑假的冬夏令營。或許是機緣巧合,營地教育對身心的幫助會對一生都有義,但是以前盡管研究關注,國內并沒有真正的營地教育,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浩洋能在一年級就接觸到真正的營地教育,也是因為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之前為她付出的探索,這份帶給浩洋的好運,更要屬于學習的功勞,如果沒有學習,我的認知絕對理解不了營地教育的好!
父親把好運帶給了我,我把好運帶給了浩洋,我想,一切好運的源頭都是學習。
無數幸運的瞬間,串起了我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