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本鋼鐵網數據顯示,29日鋼坯價格每噸上漲30元至3340元,創年內新高,較4月份低位累計上漲24.6%,熱軋價格亦創出3月下旬以來新高。
目前鋼廠平均利潤可達每噸700元,部分鋼廠甚至超過千元。30日是國內“地條鋼”整治期限的最后一天,上證報資訊獲悉,絕大部分“地條鋼”產能已經停工,業內預計這場整頓將淘汰1.3億至1.5億噸產能,有3000萬至4000萬噸電爐產能進行填補,但電爐產能增量存在不確定性。作為去產能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場席卷全國的“地條鋼”取締風暴正上演。市場預計,此舉措有望階段推高鋼價。
研究人士認為,下半年流動性轉好,經濟走勢偏平甚至向上,有利于鋼鐵企業修復資產負債表。房地產、基建等固定投資在三季度較為平穩,預計鋼價還有上漲空間。四季度可能出現的“環保風暴”也將帶來階段性投資機會。目前A股鋼鐵板塊平均市凈率1.44倍,仍低于歷史均值。
對此,興業證券表示,鋼鐵行業下半年需求不悲觀,供給收縮有望進一步加強,繼續看好接下來鋼鐵行業的投資機會,維持行業“**”評級。建議從三角度挖掘下半年投資機會:1.長材占比較高的企業:方大特鋼、韶鋼松山、三鋼閩光、凌鋼股份;2.估值較低的企業:八一鋼鐵、南鋼股份、馬鋼股份;3.廢鋼時代受益標的:方大炭素。
此外,光大證券表示,鋼鐵行業邊際上的供給正在增加,而且7月份-9月份預計短流程鋼產量會持續復產,盡管板塊整體性機會難以出現,但是多家上市鋼企的二季度凈利潤有可能會好于一季度,密切關注業績超預期帶來的投資機會。
長江證券分析師王鶴濤指出,前期行業盈利始終處于高位,可是板塊卻顯著缺乏超額收益,表明即期盈利并不是鋼鐵股上漲與否的關鍵。而今年以來鋼價走勢與板塊超額收益走勢十分契合,此現象折射出鋼價所代表的盈利持續性,才是構建鋼鐵股超額收益的基礎。畢竟,鋼價反映的是終端需求,若上漲則說明需求好轉并且產業鏈利潤有擴張傾向,這對盈利持續性無疑是最堅實的支持,非僅靠原材料端下跌可比擬的,相應例子便是前期行業盈利抬升對應的是鋼價下跌區間,板塊則缺乏超額收益。因此,近期以螺紋期貨為代表的鋼價迎來階段性回升,是鋼鐵股跌了能漲回來的主要原因。
相關概念股一覽:
方大特鋼:普鋼成本控制強、區位優勢明顯,三大細分特鋼領域龍頭業務結構;公司產品呈現“普特兼備,長材為主”,擁有產鐵315萬噸、鋼360萬噸、材360萬噸生產能力。螺紋鋼、線材是主要普鋼產品。特鋼領域,公司具備年產彈簧扁鋼100萬噸、汽車板簧13.5萬噸、穩定桿40萬件、扭桿20萬件的綜合生產能力。
八一鋼鐵:除受益于鋼鐵行業基本面復蘇之外,債務重組收益、政府補助、剝離南疆鋼鐵三方面原因最終促成公司2016年凈利潤和凈資產為正值,成功摘星摘帽。2017年一季度公司延續高盈利態勢,經營業績持續改善趨勢良好。新疆自治區1.5萬億固定資產投資落地,將大幅拉動區域內鋼鐵需求,同時供給側改革加速推進,供給端將進一步收縮。
方大炭素:公司石墨電極業務在技術上面比較成熟,但需要追求在產量、質量、成本、售價四個方面的極致,如果這些方面能夠有好的突破,上述兩項影響很大程度上可內生消化。石墨電極近期趨勢繼續上行的概率較高,有望持續到訊2018年年初。
馬鋼股份:產品結構多元發展,盈利能力全面升級。公司是我國最大鋼鐵生產和銷售商之一。目前公司鋼材年產能達到2127萬噸,其中板材能產能1000余萬噸,長材年產能近960萬噸,輪軸年產能110萬件。產品涵蓋板帶、長材、輪軸三大系列。
三鋼閩光:公司作為福建省鋼鐵龍頭,“閩光”牌建筑用材是福建建筑鋼材第一品牌,市場占有率達到65%以上,具備很強的議價能力,多年來噸鋼售價均高于周邊市場其他品牌50~100元。同時公司降本增效成效顯著,工序加工和非生產工序成本分別同比下降4.02億元和3.37億元。
凌鋼股份:公司作為地方政府重點扶植的國有鋼鐵企業,主要產品為棒材、中寬熱帶以及線材等,年產量逾3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