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文/吉祥花
在我的腦海里,常常會浮現出一幅山村唯美的畫面:一夜雪后,村莊被白茫茫的雪籠罩,靜寂的村莊還沒有沸騰之前,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腳印,這腳印一直延伸到看不見。
離開村莊后,看到的只是與此相似的經過藝術加工的圖片。住在城里后,也曾下過無數次雪,也曾看到過雪地的腳印,但那腳印是紛亂的,更多的是一道道雜亂的車轍。近幾年,這些雜亂的腳印及車轍也很少看到了。因為環衛工為了行人安全在人們出行之前已經把雪清理干凈了。在瀝青鋪就的道路上,人車過去是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的,這越發使我懷念小時候拂曉雪地的腳印。
寒假的天氣是極寒冷的,大多是聽著呼嘯的狂風入眠的,這天氣是極讓人生厭的,它讓心不能安寧。也有寧靜的時刻。黃昏的天空被鉛色的陰云所覆蓋,天地間仿佛被一層輕紗籠罩,朦朦朧朧,如夢如幻,整個村莊靜謐在暮色里。夜晚更是格外寂靜,讓人很快入睡。
第二天,母親總是第一起床,我是在她的開門關門聲中醒來的。還聽見母親帶著驚奇而又喜悅的聲音說:“哎呀,下雪啦,有二寸厚。”又聽得“咯吱咯吱”母親踩雪的聲響。
聽說下雪,我睡不住了,難得等來一次雪呀!
早期盼著來一場雪,與父親一起堆個雪人,與小伙伴們玩玩雪球,更想學著魯迅筆下的閏土與哥哥們雪地捕鳥……在一連串的引誘中,我也爬出了被窩。
推門一看:樹木纖細的樹枝掛滿了晶瑩剔透的雪花,宛如天然的水晶簾;遠處的山巒在雪的映襯下顯得愈發雄偉壯觀。雪后的景色多么美麗呀,可是我偏喜歡母親在小院的雪地留下的腳印,因為它是母親愛的奉獻的見證,它是溫馨的。母親的腳印通向柴房,通向雞窩,通向豬窩……母親的腳印在潔白的雪地上畫下了一張清晨勤勞圖。
雪后父親的第一件事是掃雪。小院是土院,太陽出來了,融化的雪會使小院變得泥濘,鞋子底會沾滿泥巴,甚至濕了鞋幫。衛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不保暖了,本應冰涼的腳板更冰涼了,又沒有多余的棉鞋替換,所以這些雪要趕在太陽出來前都掃掉。父親先把院里的雪掃成堆,然后把它們都倒在菜園里,讓它們滋潤土地,來年有利于作物生長。
掃完的小院,也會留下一些腳印,有母親的、父親的、哥哥的、我的,這些腳印是未掃雪前走過后,腳踩瓷實了,掃帚的力度不能把它們掃起,就留了下來。這些腳印是人與自然的交融,也是小院只有在雪后才會有的獨特的風景。
雪后的清晨,每個人的心都是愉悅的,因都懷著一份對雪的熱烈期盼。為它的清新,為它的美麗,為它的遲遲而來,它也給人們帶來不便,但誰也惱不起它來。
父親掃完了小院出了街,也要把門前的土路掃一段,這是村里人的樸實,沒人組織,沒人命令,家家門前自發掃一段,一段連接一段,整條路便全部掃通了,干干凈凈,更有濕潤的空氣,倍感清爽,讓人忘記了冬的寒冷。
通向田野、村外的路仍是白茫茫的一片,不須清理,它們隨著氣候的變化慢慢會融化沒了。
就是那白茫茫的一片中,早已有了行人的腳印,那腳印一直延伸很遠很遠,通向哪里,誰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它們是勤勞樸實的農人留下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