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晚在喜馬拉雅聽到一篇文章《堅持寫作的意義》,如今若有所思,平時看過一些公眾號的文章,里面文字是走心的,但時間久了我就不記得了,韓寒說過:“
寫作最大的快樂是成為讀者心中的光芒。”
這我是贊同的,當你真正投入到寫作當中去的時候,應付了事這詞根本就不再會出現在你的腦海里,所以也用心得很。
寫作這東西,以我現在的理解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應用文類的寫作,二是文學類的寫作,應用文類的就不多說了,畢竟也不是很熟,文學類的我還是想說一點點拙見的。
一是日記,寫給自己看,讓自己不忘初心,在人生道路上對自己某些本應珍惜的東西不至于漸行漸遠。這類的文字最真實,最易從生活瑣事挖掘出內心最深處最真摯的情感,是與最真實的自己的對話。
二是寫給別人看的,但作的成份多些,比如小說,雖然這類寫作源于生活的靈感,但接下的情節轉彎,人物描寫,結局好壞都是靠作出來的,想像是第一生產力,只是不脫離想要闡明的思想便可,倘若寫得好,更比講一些大道理來得更深刻一些。
能否寫好,就更多的依賴于個人在閱讀思考行動上的努力了。再者就是,既然是寫給別人看的,那么有個問題自己還是要想一下的,看什么?難道就是看你今天又寫了這么一篇東西,再給你點個贊,然后再繼續過自己的生活?那么又何必來花費這些時間?這社會誰都很忙,開始或許會因為朋友關系來支持你,可是假以時日,當他們發現你寫的東并不能帶給自己任何的價值時,那么不好意思,取消關注,亦或屏蔽而之。
我們能說他們不夠友嗎?不能,歸要到底,還是自己寫得不夠好,并不是說自己不努力,而是方向稍微偏了一些,誰的人生都不容易,如果真要說起來誰都能一把辛酸一把淚,你只是把他們不想說出來的說出來了,產生了暫時的共鳴,但或者他所經歷的遠遠比你多得多呢?
怎樣才能寫出好的文字?我認為《堅持寫作的意義》當中說的一些觀點是挺好的,
真正好的文章,是好的思想,好的結構蘊含在其中的,是要經過讀書,思考,醞釀,反復的斟酢與修改,這樣形成的文章對自己來說是負責任的,也讀者也是真正有價值的,因為你的每一個文字都是經得起推敲的,而非曇花一現,閃過就忘了。
這時我想起高中時學過的兩篇課文,一篇是畢淑敏的《你很重要》,一篇是朱光潛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即使如今我不記得具體的文字了,但所傳遞的思想卻一值受益頗豐,比如說《你很重要》,對于世間萬物來說你不重要,但對于家人來說你很重要,對于毫無相關的人來說你不重要,但作為團隊決策人來說你很重要,諸如此類的還是有很多很多。
接著我想到人處于怎樣的位置上就會體現怎樣的價值,都是相對而言的。又如《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說到寫作上對于詞語的選擇,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不要心里覺得隨意就好,要不斷地想著用更好的詞語來寫文章,不斷地克服詞語上的欠缺。向上而行抵抗力雖大,但會讓你收獲更多。
還說到人的惰性,仍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在內心克服這種惰性,還想到一句話,
生命就是一種奮斗,不能奮斗,則失去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能奮斗,則世間很少有不能征服的困難。
你看,這兩篇文章算下七八年沒看過了,可是依然記得些許文字和所闡述的觀點,是我記憶力好?不,是這些文章都經過了反復的修改及作者長期寫作的堅持所創造出來的,真正經得起時間推敲,能帶給人力量及思考的文字。當然,我們也許不能寫出像大師這樣的文章,但寫作這種精神卻是可以借鑒學習的。
回到寫作的堅持上,一個月前參加了一個寫作群,每天打卡讓我堅持寫一些文字,結束后發現自己平均下來一天剛好一千字,當然不是說寫得多就是好,而是我開始了寫作之路,既然選擇了就只管風雨兼程吧,后來轉換了下平臺,寫公眾號,寫簡書,算是繼續堅持,然后我覺得像是又開始了新的一輪征程,畢竟在朋友圈上打卡我也寫不出什么,堅持那樣的方式于我而言已無意義,但那樣的方式督促我走上寫作之路,這其實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只是人終究要在恰當的時候作出正確的選擇,感謝遇見,感謝歡喜。
當你堅持到一定的時間里若沒有發現自己進步了多少,有哪些方面,那么該定下來想想自己的問題了,是輸入不夠還是沒有真正將學到的知識融合,在之前你可以說不懂,但學習一段時間后再說不懂就說不過去了,寫作可以是件愉快的事,也可以是件莊重的事,完全看你怎樣對待,如果真正想寫點什么出來,我覺得一味的埋頭堅持并不是很湊效,這又說到學習力的問題上了,寫作要學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倘若你要的不只是寫寫而已。
關于寫作,關于堅持,我們下回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