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本書來自老鄧推薦,在這個全民買房投資火熱時代談低欲望,好像有點遙遠。日本的今日或許就是我們的明日。日本是自從經歷了泡沫經濟之后,這個國家遇到獨特的社會現象如下。
1、年輕人在社會工作幾年后,薪水沒怎么漲也不愿意背負風險。不像從前時代的人一樣愿意獨立購房負擔房貸。現在自有住宅的人不是請父母幫忙出錢,就是改建父母的房子。
2、晚婚、少子,人口持續減少。導致人力不足。另一方面,又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年輕人喪失斗志。老年人活力十足,到處都是老年管理高層或高齡領導人 。
3、喪失成功欲望,對于擁有物質也毫無欲望年輕男性不買車,年輕女性平時只選購平價時尚,在家就穿運動服。在這個用幾塊錢在超市買幾頓方便面飯團或便當隨便吃一兩頓就來活下來的時候,會出人頭地的欲望比先前要降低不少。
然而中國何嘗不是如此呢,有很多跡象可以表明中國正在進入低欲望社會。馬云曾經說過一句話:如今的年輕人,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他們似乎把自己的宏圖大志都藏到了內心。
物質財富這種東西,正是因為沒有所以才想努力爭取,但一旦擁有人們反而認為無所謂了;由于沒有經歷過那個窮困潦倒物質匱乏的時代,80、90后們不像他們的父輩那樣充滿對物質財富的渴望,雖然他們也有理想和報負,但是由于大多80、90后都是獨生子女,一直都受到來自父母的“厚愛”,獨立能力受到了相當的限制,所以他們都只是想想,沒有動手的欲望;而當這些80、90后步入社會開始當家,想做的事不敢做,不想做的事就不做,最后整個社會欲望變低,無欲無求的低欲望社會就這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