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現在的我們,沒有吃不飽穿不暖的經歷,沒體會過以主人公為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生活,也無法想象那種苦難,不明白那時的農民們為了吃飽飯,為了改善生活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更不明白孫少安與田潤葉,孫少平與田曉霞之間的愛情有多么的可貴。但當我細讀此書后我仿佛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我仿佛看見他們忙碌的身影,被書中字里行間充盈著的對土地、對農村、對農民濃濃的愛意所感動。
? ? ? 這部鴻篇巨作是著名作家路遙所創作。路遙,原名王衛國,陜西榆林人,當代作家。路遙的小說多為農村題材,描寫農村和城市間發生的人和事,1988年完成百萬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 1991年《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矛盾文學獎。小說描摹出上世紀七大十年代中國城鄉生活。刻畫了普通人們平凡而不平凡的形象。生動展示了一群普通人在改革的歷史洪流中艱難前行、無畏奮斗的姿態。
? ? ? 小說開始主人公孫少平是因自尊心而要背著人偷偷啃“黑饅頭”的農家小子,他聰明堅忍,能吃苦,但生活卻荊棘叢生,一路挫折。但書中這樣說“我們都是在一條鋪滿荊棘的新路上摸索著前行,碰個鼻青臉腫幾乎不可避免。而問題在于,我們能不能在這條路上跌倒以后,爬起來繼續走下去。”十年中他拼命的學習,生活,奮斗。與生活的苦難抗爭,在迷茫,矛盾,痛苦中逐漸成長。卻始終不忘初心,保持著淳厚,善良,正直的品性,書中這樣說:“他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兒受盡折磨,但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職業的高貴與低賤,不能說明一個人的生活價值觀。恰恰相反,他現在到很熱愛自己的苦難。經過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歷盡千辛萬苦而釀造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伴隨工作走向正軌,孫少平的愛人卻因救人而意外去世,小說結尾,面對脫離煤礦,留在縣城的光明前途,孫少平依然選擇了繼續做一名普通的煤礦工人,答案或許在下面這段話中“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每天都要發生很多變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運了,有人在創造歷史,歷史也在成全或拋棄某些人。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生活的變化是緩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沒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樣。也許人一生僅僅有那么兩個輝煌的瞬間,甚至一生都在平淡無奇中度過,但細想起來,每個人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斗。”
? ? ? 曾幾何時他是那么的無助、脆弱、不堪一擊......可一切并沒有徹底打敗他,他用頑強堅毅的心,抵住了命運對他的不公,親手改寫了自己的命運。或許我們生下時就注定有不同的命運,但請不要向命運屈服,學會勇敢的改寫屬于自己的璀璨人生.
? ? ? 我們每一個人,對于這個世界來說,都十分的渺小、脆弱、微不足道。繁華的世界,每個人都那么平凡,但又不甘平凡。他們為生活拼盡全力,為夢想努力拼搏,為人生勇往直前。作為教育工作者因為不甘于平庸,不甘于就如此平淡地被動地由時間安排,一個又一個教育工作者選擇去拼搏,去改變一成不變的生活。作為一名教師,雖然我們一直堅守著平凡的崗位,雖然我們默默耕耘著教育的夢想,但恰是這些平凡的經歷,讓我們洞悉到自我成長的可能,打開了更加遼闊的天地,也將教育的種子散播到更多的地方。有人曾經問我,辛苦也是一天,清閑也是一天,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這么累呢?但孩子們的一句“老師,您辛苦了”對于我而言大概就是這個世界上最至高無上的評價。這也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我為自己是一名教師而感到驕傲。
? ? ?
? ? ? 在讀完《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之后,我似乎也看到了平凡生活里的不平凡,關于理想,關于愛情,關于執著與堅守,都值得我們去用心品味,去重新看待這個時刻變化著模樣的世界。即便我們是平凡的,只是這個社會一顆毫不起眼的螺絲釘,但只要我們心上有夢,我們帶著教育的信仰勇敢往前,也有對抗困難時的沉著和堅毅,我們便能以一個傾聽者與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孩子們不斷地成長,以行動帶動行動,以行動影響行動,用自己正確的行為方式以及道德取向去引導孩子,讓教育和煦的風,吹進孩子的心田,也在不斷追夢的旅途上,遇見平凡中更加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