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讀《平凡的世界》是在兒子的要求下,兒子是在語文老師的要求下。書中不少情節(jié)已模糊了,初讀的情景卻歷歷在目。
? ? ? 1995年,父親到銀川招生,我也跟了去,順便帶上了《平凡的世界》。車上讀到的書中情景在從銀川前往延安的路上看到了,窯洞、黃土高原、包著白羊肚手巾的陜北農(nóng)民,一望無際的黃土不見一點綠色,那是我至今看到的中國最窮的地方。再讀此書,方知當(dāng)年看到的只是表象。
? ? ? 四十年前的陜北農(nóng)村離我很遠了,離我的孩子更遠了,與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年輕時讀小說看到的只是人生飛揚的一面,《平凡的世界》中有關(guān)陜北農(nóng)村景象、事物,農(nóng)民窮困狀況的描繪幾乎沒有給我留下印象。當(dāng)青春漸行漸遠、當(dāng)歲月在臉上刻下痕跡,我更關(guān)注人生落寞的一面。孩子用半天時間讀完此書第一部,抑或躍過的文字要多年后才會體味。在往人生巔峰攀緣的高中生可以把它當(dāng)作勵志的書來讀,然而此書絕不是一本簡單的勵志書。
? ? ? 路遙在這部長篇畫卷中刻畫了眾多人物,描繪了1975年到1985年我國鄉(xiāng)村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遷。這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小說,也是一部小說形式的家族史。出生在陜北農(nóng)村的孫少安與孫少平兩兄弟在苦難中磨礪、成長,不甘為命運擺布,而是將苦難轉(zhuǎn)化為一種前行的精神動力。路遙同時刻畫了眾多生活在社會底層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不管是二十年前的初次閱讀還是現(xiàn)在的再讀,始終讓我感興趣的還是書中的“人情味”。年輕時更關(guān)注男女之情,現(xiàn)在看到的是除愛情之外更多的人情、人性。
? ? ? 四十年來,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普通人的命運在時代洪流中起起伏伏,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時代主宰我們了的命運。如果孫少平、孫少安晚些年出生,或許會有截然不同的命運;倘若他們不是出生在西北農(nóng)村而是富裕地方,就算他們?nèi)匀怀錾谀莻€時代仍是那個村,命運也會不同。是出生主宰我們的命運?難道命運是天生的無可逆轉(zhuǎn)?路遙沒有用哈代的宿命論來釋解命運,沒有讓他筆下的人物聽從命運擺布或是任其努力依然無法改變苦難的命運。孫少平、孫少安皆有一個聰明的頭腦與一顆不安分的心,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身上刻著“堅毅”,有一股不被輕意摧毀的力量。尤其是孫少平,內(nèi)心有一腔悲壯的奮斗激情和永不消逝的向上愿望,在苦難中尋求人生的目標(biāo),精神上得到不斷升華,也是這部小說滲透的精神內(nèi)涵,我們這個民族生生世世傳承的東西。
? ? ? 孫少平剛到縣城上高中時因家庭貧窮而自卑,為得到心靈的慰藉而對同樣來自貧困家庭的郝紅梅產(chǎn)生好感,但很快受到打擊,郝紅梅想通過找個家庭富裕的人改變自己貧窮的命運,結(jié)交家庭條件好的班長顧養(yǎng)民,自然不會搭理同樣貧寒的孫少平。年輕時覺得郝紅梅好勢利,現(xiàn)在多讀了幾頁生活這本書慢慢理解了生活在社會底層費盡心機渴望改變自己苦難命運的人,猶如《紅樓夢》的丫頭小紅,這樣的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比比皆是,也是可憐之人。市委書記的女兒田曉霞的出現(xiàn)啟迪了孫少平的精神世界。這是一個精神世界上的不同凡俗的女子,聰明、活潑、愛讀書、喜思考讓原本就喜歡看書的少平更渴望知識,逐漸養(yǎng)成了善思考的習(xí)慣,把對方當(dāng)作了自己的精神支柱。是書、田曉霞讓孫少平看到活著之外另一個廣袤的世界,在苦難中沒有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沒有被現(xiàn)實和命運打敗。那怕繁重的體力勞動,那怕摔得頭破血流也要走出他出生的村莊,走向外面的世界、不斷追求人生的目標(biāo),這是路遙筆下的硬漢形象,也是無論那個時代皆需要的精神品質(zhì)。
? ? ? “最叫人痛苦的是,你出生在農(nóng)民家庭,又想掙脫這樣的家庭;掙脫不了,又想掙脫…”。路遙書中的這段話是孫少平精神苦悶的根源、奮斗的動力。《紅與黑》中出生在社會底層的于連同樣想擺脫自己出生的卑微,與孫少平一樣有著聰明的頭腦、英俊的外表,鐘愛讀書的青年,最大的不同則是于連為改變自己卑微出生拼命擠進上流社會不惜費盡心機不擇手段,卻難逃命運的懲罰。孫少平可以說一步一個腳印完全靠自己走進城里,卻也有著理想主義色彩。當(dāng)書與田曉霞為他打開了另一個世界后,心比天高的他卻只能通過繁重的體力勞動來一點一點實現(xiàn)自己渴望改變身份的目標(biāo),在體力勞動中尋求精神生活的富足。他滿足成為平凡而艱苦的煤礦工人并在此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績從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盡管出發(fā)點是為擺脫農(nóng)民身份,但后來的成績卻是通過自身努力得到的,同時還收獲了美麗的愛情。這里有著時代的印跡、作者的理想化,也恰是激勵現(xiàn)在成長于安逸環(huán)境的孩子們,當(dāng)孩子問我:孫少平當(dāng)上了煤礦工人為啥那樣高興呀?那段并不遙遠的歷史對現(xiàn)在的孩子實在太陌生,我雖不能感同身受卻有著往昔的回憶。“戶口、商品糧”是身份的象征,現(xiàn)在的孩子很難理解。人精神上的苦悶大凡來自“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無可改變的出生幾乎決定了你的命運,你辛苦奮力得來的東西或許就是別人的起點,然而“心比天高”的人總會竭力改變自己的處境,卻又難逃命運的捉弄。現(xiàn)在的孩子也會因出生的不同而遭遇人生太多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不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消失,故孫少平身上的不抱怨、不被摧毀的堅毅品行、不斷向上的奮斗精神是現(xiàn)在的孩子、青年人應(yīng)當(dāng)學(xué)習(xí)的,只有讓自己的精神強大才會正確對待因出生不同導(dǎo)致的不平等的人生,就算逆水行舟,也要不斷奮力前行。
? ? ? 同樣聰明、善良、能干的哥哥孫少安不同弟弟少平,他安于農(nóng)村生活,甘愿守候著貧瘠的故土、破敗的家。貧窮,讓他只接受了高小教育,十三歲就輟學(xué)擔(dān)起長子對家庭的責(zé)任。生活的包袱沉甸甸地壓在他身上,對命運,不抱怨、不認命,而是努力想方設(shè)法改變大家庭的貧困。他憑自己能力當(dāng)上生產(chǎn)隊長,貸款開工廠,在苦難中一點一點奮斗,最為可貴的是,他不僅讓自己的家庭富裕還想讓他們村也富裕起來,幫助村里掙扎在貧困線上的人們,助資重建村里的小學(xué)。與弟弟少平一樣是一個不被命運打倒的硬漢子,卻沒有少平那種精神苦悶。
? ? ? 孫少平與田曉霞、孫少安與田潤葉、顧養(yǎng)民與郝紅梅,這些相愛的人最后都沒能走到一起。他們的家庭背景都很懸殊,在現(xiàn)實面前,孫少安退卻了,選擇沒多少文化的秀蓮為妻,與其說是孫少安造成了田潤葉不幸的婚姻,莫如說是千百年來傳統(tǒng)的門第觀念。顧養(yǎng)民與郝紅梅從表面上看不是門第觀念造成的,看似赫紅梅偷竊行為暴露致使二人分手,莫如說也是作者對現(xiàn)實的妥協(xié)。孫少平與田曉霞對他們的愛情都是積極主動的,作者沒有描寫家庭的阻擾,只提到孫少平內(nèi)心因二人家庭、社會地位懸殊而產(chǎn)生的些許波動情緒,而田曉霞則義無反顧地愛著孫少平,但作者安排了田曉霞為救人而溺水意外死亡。這樣的結(jié)局固然是悲劇,卻符合作者的現(xiàn)實主義寫作手法,讓無常的命運調(diào)合理想化的愛情,童話般圓滿的結(jié)局不屬于生活在平凡世界的大多數(shù)平凡的人。
? ? ? 年輕時總為有情人不能成眷屬感到遺憾,以為只要有愛情,其它的障礙都可以沖破。不理解孫少安為什么不能戰(zhàn)勝門第觀念勇敢地與田潤葉在一起。歲月與生活教會我們能以旁觀者的眼光看待維特式的煩惱,對孫少安不得已的選擇有了同情與理解。路遙在《人生》中樸實地寫道:“金花配銀花,西葫蘆配南瓜”來比喻沒文化的巧珍與已成為教師的高加林的不般配。同樣,已是老師吃“公家飯”的潤葉與依然是農(nóng)民且被一個貧窮的大家庭拖累著的孫少安就不般配了。作者借潤葉的父親田福堂對他倆的關(guān)系作了精辟的議論。時間與現(xiàn)實讓我們漸漸明白,甜蜜的愛情從來不等于美滿的婚姻。
? ? ? 路遙始終以不忍和悲憫來塑造《平凡的世界》中的每一個人物,用溫情關(guān)懷他們。作者描繪了一個村莊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也是整個社會的縮影,里面自然有我們的影子。沒有徹底的好人壞人,只有人性的善惡美丑。村大隊黨支部書記田福堂是一個喜唱高調(diào)具有時代特征堂詰訶德似的人物、游手好閑的二流子王滿銀、善于見風(fēng)使舵的孫玉亭,這些都是具有喜劇色彩的悲劇人物,在他們荒唐可笑的行徑下也散發(fā)出人性的光彩。與書中人物一樣,我們都是生活在平凡世界的平凡人,我們過著日復(fù)日、年復(fù)年的生活,在浩瀚的宇宙中渺小如塵埃,然而對于我們自己,每一天都不一樣,每一步走來都不易。這是路遙在書中告訴讀者的,也是此書給我的啟示。我想告訴孩子的是:即使我們的人生在別人眼里平淡無奇,但對于自己都是非凡的,更要努力過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活出自己的精彩。
? ? “沒有比你更寬闊的河流,愛耐塞,/沒有比你更親切的土地,愛耐塞,/沒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難,愛耐塞,/沒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愛耐塞。”,這是孫少平與田曉霞喜歡的前蘇聯(lián)小說《白輪船》里的詩句,與《平凡的世界》的意境非常契合,當(dāng)然,這也是路遙喜歡的小說。前日,在綜藝節(jié)目“見字如面”中聽到何冰朗誦路遙寫給他弟弟的信,路遙倏忽走了二十多年了,有些文字、有些人不會淹沒在故紙堆里。再讀《平凡的世界》,我恍惚嗅到了泥土的氣息,聞到空氣中彌漫著的潮濕味道,聽到遠方傳來的信天游,蒼涼的歌聲讓我依稀看到在深重的苦難中尋求自由意志的平凡世界的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