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為一個重度焦慮癥患者,心動行不動,是典型特征。比如,早上打算早起,可鬧鐘響了以后,意識已經在神游,身體卻還在和床百般糾纏,難舍難分,一番纏綿之后,起床時間也不早了,因而匆匆忙忙,心中懊惱不已。下定決心減肥,可總要給自己一個所謂的緩沖期,總是告訴自己幾天以后開始減肥或者等某件當下正忙的事完了再減肥,舒舒服服過著緩沖期,甚至想到之后要開始減肥而胡吃海喝,美其名曰“最后的放縱”。可真到了預訂的時間,卻又再生新的借口和由頭,總之一拖再拖,精神上對身上的贅肉極度鄙視,可行動上卻依然如故,我行我素。一直想重拾兒時畫畫的愛好,甚至這事想了很多年,每每看見別人的畫作甚至別人手握畫筆,揮灑自如的樣子,我都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學,可是在沒有時間,沒有條件這些借口的“安慰”下,還是讓買來的工具和書籍壓了箱底,好多都成了女兒的玩具,講真,看到自己精心挑選的工具被四歲的女兒當玩具一樣使用,內心還是拒絕的。即便這樣,我依舊在焦慮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 ? ? 偶然的機會,闖進了簡書,一篇篇正能量的文章(人生偶爾還是要喝點雞湯),一幅幅大作,一個個因為堅持日更終而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的鮮活案列,無一不給我帶來深深的觸動,關鍵他們中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有工作,有孩子(還是倆),有家庭,都沒有整塊的屬于自己的時間,可他們依舊有辦法應對,早起,晚睡,利用碎片化時間……,寶媽依舊能活出精彩的自我。
? ? ? 深受觸動的我也猶如迎來了重癥的良方——焦慮癥患者唯有自救。我也開始行動,翻出了買來就一直吃土的豆漿機,開始給自己和家人做老早就想做的營養米糊,至今已經堅持三月了(可以允許我小小得瑟一下)。找出了殘余(還沒被女兒玩壞)的繪畫工具和書本,算是開始重拾小時候的愛好,很巧又在簡書上結識了愛芮,接觸到了禪繞畫,超喜歡那種看似簡單但又有超強視覺沖擊力的繪畫種類,還有幸加入了她組織的一個繪畫群,找到了一群同頻的小伙伴,這讓我找到了繪畫的方向。這一轉眼,已經跟著小伙伴們完成了2輪打卡訓練,慢慢的也有了些心得體會,現在每日一繪基本成了常態,我希望自己能夠堅持更久更久,當然,我更加相信抱團前行,我們會更有動力,所以,新一輪的挑戰,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