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對大蔥是敬而遠之的。入口的辛辣,留在齒間的余味,著實令我歡喜不起來,甚至說深惡痛絕也不為過。
? ? ? ? ? 記得結婚那年,和老公一起回山西老家省親。那可以算是我第一次吃大蔥,也正是那次,我和大蔥結下了"梁子"。老家的飲食和那里的人一樣簡單而樸實,除了面條就是雜糧粥和饃。每到吃飯的時候,幾個叔伯家的堂嫂就抱著一大捆大蔥蹲在院子的地里開始剝了起來。小菜是幾乎沒有的,大蔥就著潑了油辣子的佐料,人人吃得香甜美味,唯獨我看得瞠目結舌。在喝了幾天的粥之后,我的肚子開始打轉,滿腦子都是家里父親做的各式小炒。老公似乎看出了什么,于是一天晚上桌上出現了一道番茄炒蛋。我按捺住欣喜,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大筷子放到嘴里,卻是半天才"憤憤"咽下,原來好端端的菜里面放了不少大蔥。之后的幾天,天天有小菜,然而無論是什么小菜,里面妥妥地躺著大蔥。我真是不吃吧辜負了老家人的心意,吃吧又實在難以下咽,當真苦透苦透。此后經年,大蔥無論作為佐料也好,蔬菜也罷,堅決沒有進過我的菜籃。
? ? ? ? 我和大蔥的第二次正面交鋒是在朋友家的飯桌上。那是一道家常菜:胡蘿卜炒大蔥。朋友見我光看不動筷,說道:大蔥和胡蘿卜是絕配,你放心吃,炒熟大蔥沒味道。盛情難卻,我硬著頭皮勉強嘗了一口。出乎意料地,居然絲毫沒有記憶中的辛辣沖鼻,相反還香甜可口,完全顛覆了我對大蔥的印象。回家我也嘗試著做了一下,不愛吃胡蘿卜的女兒居然特別喜歡這樣烹制的胡蘿卜,也不排斥里面的大蔥。此后大蔥算是正式登上了我家的餐桌。而胡蘿卜炒大蔥因為制作簡單,營養豐富,更是頻頻亮相。其做法其實超級簡單,原料:胡蘿卜1根,大蔥蔥白1根。做法:胡蘿卜切薄片,放入少許鹽小火慢慢煸炒到胡蘿卜發軟,加入大蔥一起煸炒,最后加一點老抽適量白糖一起炒至金黃即可,其實略帶點焦更是香甜。
? ? ? 如果說江南的小蔥是小家碧玉,那么北方的大蔥就是布荊農婦,她的美是需要人慢慢去發掘的。漸漸地,我越來越發現大蔥的好。除了做菜,它還是我屢試不爽的感冒良藥。每次感冒受寒,趕緊用一勺紅糖,一塊老姜,一段蔥白加水熬開后,熱熱喝下。甘甜辛辣,出一頭的汗,馬上就神清氣爽了。到了北方后的這兩年,我更是領教了大蔥在北方的人氣。大蔥炒肉,大蔥包餃子,大蔥包餅,甚至涼拌大蔥,它神出鬼沒地在各式菜肴里驚艷亮相。菜場里賣的成捆成捆的大蔥,人們手里拎的大把大把的大蔥,在我眼里儼然是一道有趣的風景。
? ? ? ? 南北差異,僅飲食一項,只大蔥這一物,就已顯露無疑。然我對大蔥的由厭惡到接受到喜愛似乎在隱示著,摒棄陳念,海納百川,那么沒有什么差異是不可以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