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與師傅分別

佛門弟子的稱呼,你用對了嗎

古寺一角

信佛后,進入佛門,正確的稱呼非常必要。佛門弟子之間的正確稱呼,體現了佛教的禮儀規范和如法恭敬。

【在家人對出家人的稱呼】

在家人皈依三寶,對僧人可統稱“師父”。對自己的皈依師,可稱恩師、師父。在文字書寫中,應注意不要寫成“師傅”。

“師傅”一詞,遠古即有,幾經演變,到現代,已經從專指老師,變為對世間各行各業、任何一個有技藝的成年人的稱呼,如工人師傅、司機師傅等。

而“師父”一詞,亦師亦父,體現了對給予自己法身慧命僧人的恭敬,所以“師父”是佛門一直以來規范的稱呼與寫法。

“老師”則多指傳授知識文化、科學技術等世間法,廣泛應用于世間教育等各個行業,不宜作為佛教稱呼。

對于寺院的執事僧,可稱呼執事名稱,如監院師父、知客師父等,或將僧人的法名加上師父二字,如對僧人“親某”,可稱“親某師父”。但不可稱“親某師”或“某師”,此多為僧人之間平輩或對晚輩的稱呼。

對寺院住持稱呼為“大師父”、對年齡小的沙彌稱“小師父”,都是錯誤的叫法。

【出家人對出家人的稱呼】

沙彌稱呼比丘,宜稱呼法名加師父二字,如“親某師父”;不宜稱“某師”、“親某師”。比丘之間,或沙彌之間,或比丘稱呼沙彌,可以稱呼“親某師”。

出家男眾為大僧,出家女眾為二僧。比丘、比丘尼為大戒師、大眾;沙彌、式叉摩那、沙彌尼為小戒師、小眾。

【在家人對在家人的稱呼】

在家佛弟子之間,可在姓氏后加上居士二字,稱呼“某居士”,如王居士、張居士等。或統稱“師兄”。不宜稱師姐、師弟、師妹等。

不宜對佛弟子稱呼為“某菩薩”,更不可對雞狗等眾生稱呼為菩薩,如王菩薩、雞菩薩、小菩薩、老菩薩等。“菩薩”深具果徳法義,不可輕易呼之。

在家人自稱,不可稱呼自己為“某居士”。“居士”之號,含種種美德,自稱有自贊之嫌。可參考:在家人自稱居士,好比男人自稱先生

網名等別號不應使用佛菩薩或大德的名號及僧人形象。“釋”為出家姓,如非出家人,名字不能冠以“釋某某”。

香火鼎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