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或商標設計看似小、不起眼,其實內含玄機,里面有很多陷阱和誤區。
解決不好就會造成廣告創意人員工作白做、反復修改,也會造成甲方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結果做出一款費力不討好的標志。
這幾天集團科技公司要注冊產品商標,發生了一些故事,陡然讓我有了要寫點什么的沖動。不為別的,發泄發泄或者說給有心人善意的提醒:
別讓自己設計商標或者LOGO的錢打了水漂。
集團下派任務,時間緊急,要求當天出初稿,三天內定稿。
創意部門即刻開工。想到科技公司是做安防設備的,所以創意部第一稿以商標名稱的英文變異做了一個類似盾牌形式的初稿上報集團(抱歉,基于商業機密,此處無圖)。
雖然時間倉促,糙是糙了點,但創作部門一致認為是個不錯的標志。
集團回復:商標外框不能封閉,必須在頂端開口,否則不聚財。
So,創意組將盾牌的頂端嵌入一個“尖”,不僅有了吸財的口,更顯得霸氣、進取。
集團繼續回復:缺乏國際范、品質感……
集團又回復:要向上、力量、飛躍感……
集團再回復:感覺缺乏企業文化的內涵……
最后,三天過去了,領導說越來越沒有感覺,創意組說感覺越來越沒有!
(以上內容,基于商業機密,繼續無圖無真相,抱歉)
最終的結果,一周過去了,集團還在繼續提要求,科技公司負責注冊商標的人由三天一催改為一天三催,沒辦法啊,聽說市場部的每個小時催她三次,哎。
應該說很多圈內人士都或多或少遇到過類似問題,也或多或少感受到無奈,老哞臥底廣告界數十年,遇到這種情況有時候也得靠“手氣”。
這不僅是技術或者溝通問題,有時候這其實是消費者教育問題。
這得全行業聯合起來一起給市場“上課”才行。其實有可能然并卵,有些東西是需要時間來解決的……
有人說波恩更國際范,有人說森村更有“味”……
有人說波恩太簡單,也有人說森村不夠精神……
再來看一組源自網絡的標志:
答案其實老哞也不清楚,這里不是要討論一個什么結果,只是引出一段話題。
“標志的圖形化或者設計感本身是能夠傳遞一定的信息或營造特定的氛圍。從純技術層面而言或許有優劣,但一個好的標志不能只從純技術層面看。”
一款好的標志一定是“正確”的。既然我們能從上述蝴蝶標志和跳舞的女人標志里感受到特定的氛圍,那么正確標志的氛圍一定得和產品的氣場相契合,才能相得益彰,才能被產品所對應的目標客群所接受。
我們能做的是交給甲方一份“正確的”作品,而后面要談的或許更多要依賴企業本身……
觀點
很多時候標志所傳遞出的信息還得配合不同的使用場景、輔助圖形甚至物料材質來體現。
標志所謂的氣質和內涵還得配合企業不斷成長所凝聚的獨特文化或者產品在市場上的品牌內涵來“反哺”。
極端點講,最初的標志只是企業主的理想,只是企業情感的寄托,說不定就是你們這些甲方的一廂情愿。
最終這個標志留給大眾的印象還得靠企業的發展或者品牌的塑造反作用于標志,二者相輔相成。可以進入良性循環,也可以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所以,標志之路漫長修遠,豈是一枚小小的圖形能擔當的。
甲方朋友何不放松心態,給自己一點方便,同時也給設計狗們一條活路呢?
惹毛了,給你設計一款看似漂亮但在很多材料上根本無法表現的標志,你就往陷阱里跳吧。突然想到上菜的小兒往湯里面吐口水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