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夢,現在感覺絕大部分醒來后都不記得了。偶爾能記起一點片段,也是天馬行空,隱約而模糊,但總有個大概的確定的感覺,夢中的事情好像都是發生在家鄉,雖然從出來念書到現在外面上班,已經離開家鄉有十年了,每年也就回去一兩回,但記性貌似出奇的好,總是能記得家鄉的一切,雖然家鄉并沒有名川秀水,只是關中平原中一個平凡而平淡的地方。夏天也很熱,冬天也很冷,春天偶爾還有沙塵,理性來說,并非一片樂土,我自己也不是很喜歡,那時一直向往有山有水的地方,覺得有水的地方有靈性,有理想的人就應該跑得遠遠的,現在看來理想就是離鄉了,鄉是離了,理想卻沒了。
每次回去,聽到熟悉的鄉音,吃著習慣的飯菜,體味著濃濃的親情,在那一瞬間或是開始的那段時間就覺得,我就是這個地方的人,我就應該在這里。但時間稍微一長,便覺得有些不習慣了,又有點隱約想逃離的感覺,時間越長,這種感覺似乎越發強烈,然而真正到了要離開的時候,卻又覺得沒看夠,不舍得,等到坐上離開的車,看著親人滿眼的的期望和不舍,就又覺得非常難受。是不是自己就是這么一個矛盾的合體。等到到了這邊,改說普通話了,想想兩個多小時前還在滿嘴方言,一下覺得有種時光穿梭的感覺,在家鄉時的一切仿佛在夢中,朦朧而清晰。
客觀而言,這邊的生活是比家鄉好。但有時半夜夢中醒來,還記得那其中的情節,都是家鄉的人或事,想想自己身在千里之外,不免覺得非常傷感失落,那里的一切似乎和我毫無瓜葛但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時間流逝,不舍晝夜,親人也只能隨之老去,而我們的陪伴卻是少之又少,每每想起,慚愧不已,只能以這種現象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來敷衍了事,暫緩一下心中的愧疚,得到些許平靜。等到忙碌起來了,便又將這萬縷思緒拋諸腦后,奮力向前。
幸而現在有高中同學在這邊,同事中也有能說說家鄉話的人,偶爾聊聊天,吃吃我們愛吃的,也還不至于覺得那么孤單。每日重復,竟也麻木和忘卻了,忽有一天,外出聽到一聲秦腔的調調,感覺非常的親切,雖然從小就非常討厭聽戲,也聽不懂,覺得冗長乏味,陳腔濫調,現在竟忍不住想多聽一會,雖然還是聽不清唱的是什么,可單就是那調調,就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