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曾聽到這樣一個寓言:故事:風和太陽在比誰更厲害。風看見一個人穿著大衣,就往他那兒吹風,想把那個人的大衣刮跑。結果那個人遇到大風,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緊。這時候太陽出現了,它只是溫暖地散發著自己的光,結果那個人覺得熱,就自己把衣服脫掉了。
? ? ? ?在關系當中,厲害的是,有時候不是那個人有多強勢,而是那個人有多溫暖。
? ? ? ?周一中午,在兒子班上的QQ群上,老師發了一則通知,里面寫到:小考在即,請家長務必認真檢查孩子們的復習資料,特別是孩子們的背誦,家長一定要認真督促把關。老師還特意在這則通知后面寫了一句:親們,小學階段,大家只有最后十次檢查作業的機會了。看到老師這樣鄭重其事地交代,使我這個平時按我和兒子的節奏學習的人,警醒了一下,忙轉發了老師的這條信息給老公,并跟老公說:“平時我忙,孩子都是自己背誦的,但是小考在即,我得抽時間督促孩子。我們要加油!”
? ? ? ?當我接過老師的接力棒,聚焦了這一項為晚上的重要工作時,于是就發揮了我的超強大腦,我和兒子的關系,就變成了督促模式、要求模式、按老師的要求嚴格檢查模式。可問題也許就在這兒――孩子平時學習都還比較自覺,以前我很忙,他總是告訴我,讓我放心,然后學校里每次背誦聽寫考試,他的狀況也還好。今天我的舉動,就好像給他往日的學習模式里,刮進一陣強風,讓孩子不適應,體現為拖延、逃避、不配合,也許他感受到的是不信任吧!人性如此,哪里用力,哪里就會有反作用力。在我只動腦沒用心的對待下,整個檢查過程很費勁,他找資料都磨蹭了老半天,讓我好著急!而且導致周一晚上孩子還睡得比較晚。
? ? ? ?周二孩子一回家,嘟嘟囔囔地跟我說:“媽媽,你知不知道,就是因為昨天睡晚了,我今天都有一兩節課沒精神聽課呢!”然后他連作業都沒做完,就倒在床上睡了。當我做好了飯,去叫他吃,他都沒有醒。我想:算了,讓他再多睡半個小時吧!在這半小時的吃飯時間里,我也想到了:其實孩子一向對自己的學習有分寸,有把握,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該如何處理。也許我的突然干預,讓他很不適應。也許我該尊重他自己的學習主動權。
? ? ? ?后來把孩子叫起來吃飯,我首先對他說:“冬兒,媽媽很抱歉昨天你睡得那么晚。其實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按老師的要求把學習搞好,也是你自己的責任。媽媽是來幫助你學習得更好的。也許昨天媽媽的管教方式,讓你覺得有些不適應。那么今天晚上該如何更好地完成老師的作業要求,媽媽想聽聽你自己的安排,然后需要媽媽怎樣配合,咱們一起來商量下吧!”然后,晚上我們遵循孩子的習慣,做了一些微調,結果孩子晚上不僅愉快,而且睡得也比較早。
? ? ? ?蠻風會遭人抗拒,但在春天的和煦的春風卻能催生萬物。我愿在陽光的滋潤下,做我世界里一縷和煦的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