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著開始寫作已經一月有余了,奈何放不下的考研復習、專業課學習當然還有我業余生活的最后幾波小爆發,生生讓它從清明擱置到了如今立夏。今天也是個比較關鍵的時間節點,是時候寫下我在簡書的第一篇文章——mini自傳,同時記錄這一刻我即將做出的改變了。
前塵憶夢
回想前廿二年的我,大概第一印象就是不羈放縱愛自由了。其實更準確說應該叫肆意妄為吧?畢竟我那時對自由的熱愛,只是源于原始的本能而已,離家駒所歌唱的情懷,不知差到哪里去了。
念書以前做的記憶模糊的糗事暫且略過不表。自記事起,我就沒少惹爸媽生氣,究其原因無非是不服管教——當然只是選擇性的咯。主動上我很容易修正自己、改變自己,被動上卻是一副“我意已決,萬難更改”的臭脾氣。表現與外,就是極具選擇性而又徹底的接受與排斥。
到如今這種態度也是雖有內斂卻愈發堅定,區別在于不再憑原始本能做出判斷,而是首先主觀上認清自己,再自以為客觀地做出選擇。“管教”的主動與被動,也逐漸具有了辯證關系。這要歸功于父親對我的影響,“雜書”還是略有涉獵的(雜而不精是我現階段的最大缺憾)。這在幼年時,是識字能力和記憶能力的提升帶來的空虛使然;在其后的十余年生活中,一半是由于功課的無趣,另一半則全由興趣導向。
而我的肆意妄為,也為求學生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前九年,都被我天選一般的運氣所掩蓋。從“借讀”到競賽保送再到初中時學習能力的一波小高潮,一路升入南開中學。此后高中的三年間,三年踢球,三年沉迷讀書,兩年醉心網游。唯獨認真學習的時間,連一年都沒有,半年都嫌多。最后包括選擇東大計算機,都完全是我自己的選擇——其實天津人寧可報個稍差的志愿,也更愿意留在家鄉、留在家門口兒。
但這次我做通了家人的工作,也意味著我真正的、第一次開始為自己如此深思熟慮。
今日種種
“高中三年好漫長,可這大學三年卻過得飛快,我們都老了。”暮光中的露露如是說。沒錯,就本科生身份而言,我們算是老鳥了,我已經在東大——東北大學——度過了三年時光。
這三年中,認真學過自己喜歡的科目,看過更多的書,堅持了輪滑運動,努力經營過喜歡的社團,做了不少社會實踐——當然了,是以我自己的方式。不出意外的,我掛過科,有兩個月幾乎沒做上述正事,就算做了正事也是偶有得失。
我開始體會到一種新的樂趣。與從前完全的肆意妄為導致與環境對抗想比,適度克己和張揚恣肆的對立統一,通過不斷的實踐改良,在我身上綻放出了更多光芒。
得失固然是常有之事。樂觀地說,這三年間唯一的美中不足,大概就是我當初說的不讀研現在必須要變一變了。
新的開始
有句話叫做,今日種種今日生,昨日種種昨日死。這應該適用于那些極具特別意義的人生節點,對今天的我來說略有夸張。
即將度過考研的第一階段或者說試學期,同時用這學期的前十周對許多人事已經做好了了結的我,在這期間曾扮演過擎天柱、火車王、相聲演員,當然了,還有表情帝。
但從明天開始,我會換個角色,換個劇本,開始新的生活。當然了,不變的不止是性情,還有生活中的種種追求,并且同樣珍惜此時此刻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