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的三部作品:《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還是很值得一讀的,特別是對于注重思想性甚于娛樂性的讀者群體。豆豆小說具有比較固定的模式,即以“資本”為紐帶,以“禪悟”為核心,以“愛情”為點綴的敘事模式。思想的深度則以《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三個層級遞進。《背叛》:是“陰謀論”(揭露資本的嗜血本性)+愛情(崇拜式),具有傳統商業作品的套路。《遙遠的救世主》:是“商戰”(揭露市場價格競爭的殘酷)+愛情(理解式),具有中國禪宗覺醒的創意。《天幕紅塵》:是“新經濟”(揭示金融經濟一體化環境的商業新模式)+愛情(碰撞式),具有社會哲學新思維的探索意味。如果《背叛》給予讀者的是更強烈的感官刺激的話,那么《遙遠的救世主》給予讀者的是更強烈的心靈感悟,而《天幕紅塵》給予讀者的是更強烈的思想顛覆。對于三部小說而言,資本、商業、愛情不過是輔食,而正餐則是中國禪宗式的“哲學反思”。
《遙遠的救世主》(同名電視劇《天道》)主要內容:丁元英是一個商界怪才,在他成立的私募基金下,利用德國人的資金從中國股市賺錢,但這種從同胞身上賺錢的做法讓他覺得心里不安,于是委托助理肖亞文找個地方清凈隱居。肖亞文聯系了自己的大學同學女警察芮小丹,于是丁元英在芮小丹所在的古城定居下來。丁元英和芮小丹在不斷的接觸過程中,芮小丹逐漸喜歡上了這個奇怪的男人,尤其是她利用丁元英給出的文化密碼理論成功審判罪犯王陽明后,她對丁元英提出的文化屬性理論越發覺得不可思議,又加上貧困縣王廟村的有志青年馮世杰希望借助于丁元英來擺脫村里的命運,于是芮小丹就決定向丁元英要一個禮物:“對王廟村扶貧”。丁元英在思考過后,馬上就意識到了扶貧這件事可能的后果,但他還是決定送這個禮物。為求這件事討個心安,丁元英和好友韓楚風一起去五臺山論道。論道結束后,丁元英按計劃實施扶貧,創立格律詩音響公司,后來格律詩公司在音響展會上以半價銷售音響產品,此舉惹怒了音響界的巨頭樂圣公司,格律詩遭遇600萬的訴訟費,巨大的債務輿論壓力下,馮世杰等人迅速退股,面對同樣的事件,肖亞文轉身入股進入公司成為大股東。法庭上,兩家公司經過證據交換和答辯,格律詩勝訴!但由此引發了人們對“殺富濟貧”、“得救之道”、“文化屬性”的大討論,格律詩公司的策劃人物丁元英也被輿論推上了風口浪尖。禮物兌現了,但禮物的接受者芮小丹卻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遭遇意外而自殺……
1、 ?當一個人決定購買一套音響的時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一種標志了,首先標志這生存能力,其次標志這生活品味。
感悟:有了生存才有精神。
2、 ?心是愿望,神是境界,是文化、閱歷和天賦的融匯。
感悟:所以一個人的境界不在于年齡,而在于天賦、文化學習和閱歷的綜合。
3、自嘲
本是后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經閣半卷書? 坐井說天闊
大志戲功名? 海斗量福禍
論到囊中羞涉時? 怒指乾坤錯
4、 我不過是一個略懂投機之道的混子,充其量掙幾個打發凡夫俗子的銅板。你要求的,是一種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為你沒說出來而裝不知道。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種高度,我沒有這個自信。你讓我用靈魂而不是文字去理解女人的圣潔。你這樣做,是基于一種對應的人格,謝謝你能這樣評價我。
感悟:首先由掙幾個銅板的能力,丁元英在德國苦苦努力十二年,也就是為了獲得德國居留權,他也是為了物質奮斗了很多年,然后獲得了很大的能力,不用為衣食操心。才能夠獲得精神上的真正覺悟。
5、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秘笈》,而弱勢文化由于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感悟:這跟做人做事一樣,遵循規律,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穩步前進。急功近利、尋找捷徑、快速成功學誤導了很多人,當然這是弱勢文化,所以被很多人尊崇。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說白了就是是否尊重規律,是否尊重客觀,是否獨立人格。
強勢文化的人,以現實為前提,以承擔為起點;對他們來說,沒有奇跡,只有最大限度的利用規則;而避開規則的人,雖精明如劇中的王陽明,亦被稱為懦夫。
弱勢文化的人,總是心存僥幸,心存偷念,沒有獨立的人格;不知承擔,不敢直面事實,總是希望有“奇跡”,希望有救世主幫助其避開規則獲利。所以,弱勢文化就是偷心重。
6、文化產業,文學、影視是扒拉靈魂的藝術,如果文學、影視的創作能破解更高四維空間的文化密碼,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啟迪人的覺悟、震撼人的靈魂,這就是眾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場、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與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販毒那樣耍花招,沒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風險。
感悟:層次完全不一樣。
7、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感悟:神就是客觀規律,自然就是規律,客觀規律無處不在。
8、人的法則是,一顆陰暗的心永遠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這是人性。
感悟:最重要還是從內心真正陽光,正能量,才能獲得心靈的真正享受。書中的芮小丹就是陽光燦爛的心,才是最幸福的人。
9、現實到不能再現實卻又與現實格格不入的矛盾體。
10、“談談”無疑是一個信號,意味著可能存在的機會,意味著僅僅通過一個人就可以獲取與這個人的能力和社會階層所連帶的許多東西。
感悟:“談談”代表一個機會,當然你需要為這個機會準備很多東西,很可能這是你命運的轉折點,否則,即使再多“談談”也只是成為人生的一個遺憾。
11、你看,夜色多美。到時候我就躺在你的懷里聽音樂,聽你給我講天國、講地獄,我就在你懷里悄悄死去了,我的墳墓上開滿了細碎的勿忘我,在微雨的清晨,你穿過蜿蜒的小路而來,手里拿著一枝花在我的墳前默默佇立,啊。。我就活在了你的心里。
感悟:音樂、花都是美麗的,藝術上的享受是所有物質都不能相比的,心靈的享受才是觸及靈魂,洗滌身心。
12、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條線,能是一條線,兩者的間距就是生存機會。市場的生存競爭非常殘酷,勝負往往就在毫厘之間,兩敗俱傷你比他多一口氣,你就是贏家。
感悟:忍更多的堅持和毅力,成功人士必備。狹路相逢勇者勝,很多時候你沒有退路,退下來就是死。相比失敗,平庸和浪費更讓我可怕。
13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經 一悲一喜一枯榮? 哪個前生注定?
?? 袈裟本無清凈?? 紅塵不染性空 幽幽古剎千年鐘 都是癡人說夢
14、如果主流文化能在弱勢群體期望破格獲取與強勢群體期望更高生命社會需求之間建立一個鏈接的紐帶,或許更有積極意義。強勢群體僅僅適用一般的競爭規則是不夠的,主流文化應該對強勢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構建強勢文化體系,賦予強勢群體更高的生命價值。當然,這首先是以不平等為先決條件。
感悟:強勢文化是世界發展的關鍵,是前進的驅動力,當然也需要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關注。
15、隨緣惜緣不攀緣
感悟:遇到事情,努力爭取就是了,不要過于追求的爭取,很可能適得其反,還喪失了形象和內心的安寧。
16、一是大方,別跟沒見過世面似的;二是熱情,但也別過分了,別讓人覺得咱非巴結誰;三是腦子多根弦,不該問的別問,不該多嘴的別多嘴。
感悟:少說多聽總是好的。不卑不亢才能贏得尊重。
17.人從根本上只面對兩個問題:一是生存,得活下來;二是回答生命價值的問題,讓心有個安住。
感悟:為了生活而生活是基本。但是到了一定階段,真得問問自己為了什么而活,一時歡愉還是精神享受,吃喝玩樂還是藝術追求。
18、一個稱職的干部應該善于遠遠地就能發現可能存在的危機,不僅在還沒有形成威脅之前就預先化解,而且還要轉化為可以利用的發展機會。輕敵、遲鈍是商家的墳墓,誰犯戒埋誰。
感悟:居安思危,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在商業中的運用。馬克思主義確實事物規律的深刻揭示。
19、當人一旦從危險里跳出來,他就不再去關注這個事物的危險了,他的目光就會全部落在這個事物的利益上,這就是人。
感悟: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同時只想收獲而不想付出太多。
20、她當然可以打電話向丁元英請教,但必須是經過她思考而不得其解的時候。她覺得,她能爭取到一個可以通過請教和詢問幫助她判斷事物的朋友就已經很幸運了,而越是這樣,她就越需要讓朋友對她有信心。
感悟:自己有能力才能獲得更多的幫助。一切的人脈都是以自我能力為基礎。
21、構筑強者的道德平臺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工程,道德平臺太低,勢必擠壓弱勢群體的生存空間,而過高的道德平臺又必然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是很少有人能攀援上去,沒有可操作性。其次是過多的幫助不利于社會進步,弱勢群體得到的輸血越多,則自身的造血功能就越差,就越接近死亡。
感悟:這就是社會發展效率和平等的矛盾,如何協調好這兩個問題,一直是各個國家甚至各個企業努力的目標。
22、道德平臺理想的高度,是優勝劣汰的法則與人人平等的道德兩者之間的平衡。等級是客觀存在,如果我們連等級的存在都不敢承認,社會又怎么可能去建立一種更高級的道德文化?如果沒有文化價值的量變,又怎么可能會產生民族的文化價值的質變。
感悟:接受現實,等級可能難聽點,階層可能更好接受,但事實就是事實。
23、計劃經濟的弊端在于社會為弱勢文化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溫床,解決這個問題主要依靠政治理想的教育。市場經濟的弊端在于產生貧富兩極分化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矛盾,解決這個問題主要依靠社會利益調節機制。計劃經濟制度,政治是人的最高價值,獲取社會財富和社會地位的惟一通道是首先得到權力。市場經濟制度,經濟是人的最高價值,獲取社會財富和社會地位的通道多種多樣。獲取平等的社會值,就必須付出惰性的代價;獲取活力的社會值,就必須付出等級的代價。這是由人的自然屬性決定的,這就是天道,就是客觀規律,而社會利益調節機制的制定則有賴于強勢群體的道德價值指標和對社會穩定的天然需要。
這個年代,執著于出人頭地并不難,難的恰恰是不執著于出人頭地。
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感悟:社會發展還是市場經濟為主,目前朝鮮也宣布全力發展經濟,包括之前的中國、俄羅斯,都是一個認識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建國前期需要穩定,然后才是發展,如果一上來就是發展,很可能適得其反。
24、所謂真經,就是能夠達到寂空涅磐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有信無證者雖不落惡果,卻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不得涅磐。?
感悟:階段不一樣,第一步必須以行制性,以律制心,因為人的本性很多是不好的,只有靠理性來控制大腦和潛意識,然后長時間的刻意訓練,就能夠形成一定的規則成于腦中,從而形成條件反射,思想和行為達到一致,此為覺。
25、天下之道論到極至,百姓的柴米油鹽;人生冷暖論到極至,男人和女人的一個情字。
26、用佛教的話說,自性無所掛礙,是自在。自在是什么?就是解脫。
感悟:人都有貪嗔癡慢疑,解脫談何容易?
27、不管是文化藝術,還是生存藝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于術。你的前途在哪兒?就在無明眾生。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所以,你就有了價值。
感悟:道術道術,有道才有術,層次境界不一樣。眾生都是從自身利益思考,利與自身則頌揚之至,弊于自身則抨擊抱怨無所不用其極。
28、覺悟天道,是名開天眼。你缺的就是這雙眼睛,你需要的也是這雙天眼。是一雙剝離了政治、文化、傳統、道德、宗教之分別的眼睛,然后再如實觀照政治、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了的真理真相再顛倒回來。
感悟:政治、文化、傳統、道德、宗教都是一定時期的產物,都有其重要性和局限性。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
29、股票的暴利并不產生于生產經營,而是產生于股票市場本身的投機性。他的運作動力是把你口袋里的錢裝到我的口袋里去,他的規律是,把大多數羊的肉填到極少數狼的嘴里。私募基金是從狼嘴里夾肉。這就要求你得比狼更黑更狠,但是心理成本也更高,而且又多了一重股市之外得風險。所以,得適可而止。
感悟:股票必須獨立思考,這不是要求你與眾不同,而是順勢而為,強勢的時候乘風而行,變換的時候,獨立思考,克服貪婪和恐懼,而只問正確與否,難。股市本質不產生財富,都是零和游戲,所以需要你比別人更高境界,否則永遠只是輸家。
看完了《遙遠的救世主》,再去看了同名電視劇《天道》,一方面感嘆人和人的思想境界差距如此巨大,而這些道理你即使知道了,但不一定懂得,懂得了但不一定能夠應用于實踐,境界確實如書中所說,是天賦、文化學習和閱歷的融匯,少一樣都不行,天賦這個不可改變,所以很多人終其一生也只能達到一定高度,文化學習和閱歷這是我們可以改變的,學得越多,經歷得越多,你才知道自己不懂得越多,世界也會更大。這本書對思想上是一個洗禮,接下來最重要的如何應用到自己的人生中。個人有以下幾點感悟: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以現實為前提,以承擔為起點,最大限度的利用規則,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然后是找到自己為什么而活,可以為愛,為家人,為自己,當然隨著你的學習和閱歷的增長,這也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這樣你的心靈才能充實。最后你的物質和精神都豐富了,然后再去尋找自己的追求,當然那個時候想法更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