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推薦看東野奎吾的《白夜行》,興奮地推薦: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 這是出自這本書的名言。 是不是說得很有道理?”
想了想好像是,旋即反問他“你覺得你的人心是可以直視的嗎?”
他斬釘截鐵地說“當然。” 很快回擊“那你的呢?”
默然不語。 還沒有看這本小說, 也沒有深究東野圭吾這句話有什么言而未盡的深意。字面上的理解,太陽太過明亮,會灼傷雙眼,而人心過于黑暗, 會“刺痛”雙眼, 不忍直視。 文學作品中的虛構故事,歷史典籍中的真實事件, 新聞八卦中的奇聞軼事,乃至辦公室的明爭暗斗, 鄰里的家長里短, 都在向世人展示,人心的美好或丑惡,光明或陰暗。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推崇順應人性,無為而治的道家;韓非子則說:夫以妻之近及子之親而猶不可信,則其余無可信者矣!推行律法嚴苛的法家。佛家說人有三毒:貪,嗔,癡,天主教認為人有七宗罪: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淫欲,憤怒。 <辛德勒名單>說人性之光輝,<集結號>卻說組織的不可信任。最終富貴無邊,權傾朝野的甄嬛會覺得人心黑暗嗎,摯愛與好友都已經離去, 她唯有慢慢變為自己并不希望變為的那種人,靠傾軋傷害,滿手血腥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而英年早逝,雖遭遇巨大不公與痛苦,仍保持正義善良的林殊哥哥,他所看待的人心一定是芬芳明亮的,他收獲了最美好的情感,并在面對丑惡的時候選擇捍衛那份美好。世上有政客貪腐,有明星出軌,也有哈佛博士義務照顧艾滋病患者,有退休老人免費資助貧困大學生。
每個人都可以捫心自問一下:你自己的人心,是可以直視的嗎? 對地震呼吁捐款,對朋友的幫助請求,對他人的善意或惡意的行為,你都如何應對? 對工作,你信奉“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還是力所能及之處,必傾力相助?對伴侶,你恪守“無論順境或逆境,富裕或貧窮,健康或疾病,都將執子之手,不離不棄”,還是“夫妻本事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這是信仰的問題,要獲得平安喜樂,首先要相信人皆有向善美好的一面。佛法云“心能地獄,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圣賢”;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人心復雜,但個體靠自身的修行可以不斷提升,提升意味著要有意識克服許多弱點,比如貪婪,憎恨。克服弱點的動力何來? 源于你自身的信仰,相信所處的環境雖有泥淖,但總存在一片明凈芬芳的花圃是你所還沒有接觸到的,相信世間的亂象總有消失的一天,相信歷史文明的進步是因為有多少個具體的人,在一念之間選擇了相信,選擇了天堂。人心絕對是可以直視的,也是需要直視的,只有直視,才能認清,才能相信,才能勇于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