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書人: 80后創(chuàng)業(yè)者 ?徐媛媛
世界上有三種人?
男人、女人和創(chuàng)業(yè)者?
創(chuàng)業(yè)者看似都非人類?
“一年365天,我似乎每一天都有失眠的理由。經(jīng)歷過白天的繁華,當一切歸于寂靜時,焦慮填滿了整個暗夜。”媛媛是一名80后女創(chuàng)客,在那些我們能想到的融資、獲獎等創(chuàng)業(yè)者光鮮閃耀的背后,她說她大部分時間,面對的是巨大的焦慮和永遠的不確定性。
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一天只睡幾個小時,做夢也是工作的各種瑣事。也許這就是創(chuàng)業(yè)的常態(tài),畢竟生命的長度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做更多更大的事,能拼得只有生命的密度。提起創(chuàng)業(yè)這件事,媛媛說其實她算是很幸運的,在不同的節(jié)點遇到了恰如其分的人,做了恰如其分的事情。 從百度做產(chǎn)品經(jīng)理到小米做多看閱讀,再到現(xiàn)在創(chuàng)業(yè),她認為每一段經(jīng)歷都是一個為下一步鋪墊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見山見水見本心的一個過程。
“無論在什么樣的壓力下,只要我坐下來打開這本書,當非常純凈的阿勒泰風光進到我的眼睛,當游牧民族簡單純樸的生活方式,進到我的心里。所有感受到的日常壓力和紛擾,它都會暫時的退后”。媛媛說《冬牧場》這本書,總能把她所有的緊張情緒release掉,其實人可以生活的很簡單。不用在意米蘭時裝周上最潮的時裝是什么?不用在意YSL剛剛出的新款口紅色號是什么,不用攀比今天她買了個LV,她又買了個Hermès??赐赀@本書,媛媛陷入了深深地思考:“當你一層一層地拿掉你外在的,你的錢、你想要的房子、車子,這些外界賦予你的,你應(yīng)該去擁有的,那到最后還剩下什么?”。
媛媛后來去了趟新疆,也真真實實地感受了一次北疆牧民風光。后來兩年內(nèi),都沒有買過新衣服和包包。希望我們每個人,當我們把本有的物質(zhì)生活擠壓到原點的時候,我們還能剩下好多好多的愛。
《冬牧場》
李娟 ? 著
?2012年6 月
新星出版社
天空下最大的靜
不是空曠的靜
不是歲月的靜
而是心靈的寧靜
?
沒有手機訊號、沒有電、沒有水源,
冬牧場里有的是白雪漫漫和零下二十至四十度的嚴寒。
生命在至大的寧靜、至寒的孤寂間頑強挺立,
人們從一塊馕餅、一碗熱茶的簡單里覓得富足。
這里是牧民們千百年來的家,
在他們最艱辛的生活模式中,流傳著最深刻的生存驕傲。
這是從新疆市區(qū)出發(fā)需要騎馬三天才能抵達的游牧民族冬季牧場:大地全是干涸的枯草,人們一天只有一頓正餐;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溫,沒有一棵大樹阻擋風雪,僅靠著羊糞堆起的厚墻取暖;牧場深居內(nèi)陸沒有水,得走路數(shù)公里背雪回家,洗澡只有一小勺水。
但這樣的生活并不寂寥:牛羊生病了,便把它們召進沙窩子共寢共食;大漠上的一枯草一矮木,都是過冬的重要物資;客人自由地走進屋子,主人立刻備好滿桌“美食”款待;買賣物件,僅憑一張寫著名字和金額的小紙條,便足可皆大歡喜。
這里是真正的“與世隔絕”,是牧民們千百年來的家、游牧世界的中心,他們在此生活得寧靜、沉默、自在而舒暢。
《冬牧場》是一本把所有的欲望統(tǒng)統(tǒng)壓縮到原點的書。從一種極端匱乏和貧瘠的視角重新審視,反而能夠鄭重珍惜當下所有的擁有。
選自《冬牧場》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種,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這綿延千里的家園,這些大地最隱秘微小的褶皺,這每一處最狹小脆弱的棲身之地……青春啊,財富啊,愛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