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巨人》解讀001
【原文】
NLP邏輯思考層次: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邏輯思考層次可以用來解釋社會上出現的很多事情。
理解層次在輔導工作中讓我們明白受導者的困擾所在,因而更容易幫助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很實用的一套概念,能夠幫助當事人明白從困惑中突破的關系,并且與自己潛意識的深層力量聯系,使得人生策劃方面更有效果,所以也是技巧。
我們的大腦在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分為六個層次,它們分別是:
1.精神
我與世界上其他人、事物的關系。當一個人談及他的人生的意義或者一家公司談及它對社會的貢獻時,便涉及到“精神”的層次了。
2.身份
一個人或者一家公司怎樣看自己(我是誰?)。給自己定位,或者描述出自己的定位,便涉及到身份的意義了。承接上面(精神)的意思,便是“自己準備以怎樣的身份去實現人生的意義”。
3.信念、價值
為了配合上述的身份,我需要有一套怎樣的信念和價值?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必然地已經有了一個不自覺的身份,亦已經有了一套相關的信念與價值。它們決定我們做每一件事的態度,但并不常會有意識地涌現。(一般來說只有在反省整個人生或者學習NLP的時候,一個人才會想到身份和信念/價值的問題)在每天的生活里持著一套信念和價值去處理每一件事。多數出現的信念、價值層次問題是:
— 為什么做(或不做)
— 有些什么(重要)意義?
— 應該是怎樣的?
— 對我有什么好處?
4.能力
這個層次涉及到一個人怎樣認識自己能有的選擇(有沒有選擇,或者是“我必須這樣做?”)。每一個選擇都是一份能力,故此選擇越多,能力越大。我們一般說的能力,表面上指的是技能:懂英文、會用電腦、用某種技巧做某事。但是細心想想,它們其實也都是更多的選擇。情緒代表能力,也列入這個層次。
5.行為
這個層次所指的是“做什么?”、“有沒有做?”,即能力的挑選和實際發揮,也就是在環境中我的實際運作。
6.環境
“環境”包括了所有身體以外,即外界的條件,世界上的種種人、事、物、時、地、金錢和設備等都屬“環境”。
——
【解讀】
邏輯思考層次理論是NLP中最重要的知識點,以后的很多知識點都是源于此理論的。
這個理論是在解釋當一個人的行為或思考停留在某個層次時,所對應的思維模式會導致一些障礙的產生,當我們知道了這個理論后,我們就能夠有針對分析障礙的來源,從而更清晰的認清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了。
舉例說明(此案例源自百度百科):
內心郁悶不自信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思考邏輯:
(1)環境:
沒有一個同事關心我,這個地方不適合我。
(2)行為:
我天天在公司里躲避,開會時也不愿意發言。
(3)能力:
我想不出別的辦法,我什么都不懂!
(4)信念:
輸給他們是正常的,再怎么努力地學習也沒用。
(5)身份:
我處處不如人,從小就知道自己很弱,比別人差。
(6)精神:
這是個危險、無助的世界。
通過運用這六個層次,對內心郁悶自卑的人進行分析,很容易知道問題的根源與癥結在什么地方了。
知道根源,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調整了。
在這個案例中,此人對于世界的看法決定了他的內心世界的脆弱與無助,尤其是自小自卑的心結,讓他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內心總是處于不自信的狀,所以導致他可能在一個環境中待很短時間,然后又尋找另一個環境。
當知道了這個情結后,上司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對他關照、與他相處溝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