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沒看懂呀,看著書上的筆記每一個小點我能清楚的知道有哪些點,但是連起來感覺腦子一片混亂,昨天說的要把事務在底層聯系起來,可是今天完全聯系不起來呀!
001學習臨界知識點最方便的就是“復盤”
復盤的正確姿勢應該是“每一天的決策都是在什么樣的假設下做出的,又產生什么樣餓結果。要追問問題的過程,而不僅僅是自己事后的解釋。”如:“今天,有什么事情,讓我開心?為什么?有什么事情我沒有處理好?為什么?假如我沒有這么做會怎樣?我還能有其他的做法嗎?”復盤就是不斷的假設和反問。
002跳躍性假設
人就像錄音機一樣,一按按鈕就播放。有時遇到事情,我們會不假思索的做出反應和決策,就像錄音機一樣,只要一遇到相同情況就會自動做出反應。
那么怎么避免這種“跳躍性假設”的情況呢,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生活的世界,是我們認識的世界。”你認為世界是怎樣的,那么你就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和決策。然后學習慢思考,不斷反問自己做出決定的過程合理嗎?要實現目標還有其他的方法嗎?考慮得全面嗎?等問題,其實這個過程也就是反思。我覺得還可以加一點,因為在我拿不準注意時,會傾向于詢問有經驗的人,咨詢大家的看法和做法。
003反思
反思怎么寫,我也一直在困惑,今天我看到了幾個好方法。
1、從小事突破,深入思考。并不是只有發生大事時才匆忙反思,想要更好,我們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個小細節去反思自己。
2、記錄自己的情緒和思考過程,而不僅僅記錄事情的結果。另外情緒出現問題后,不要著急。只要思考終點的樣子,思考目前的狀況到終點之間需要現在的我做什么就可以了,就不會被情緒左右。(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這句要用在夢想和現實也很符合)
3、 假設
我理解的就是換個方向思考問題,如果以前遇到事情你第一時間找他人原因,那么今天試著反問自己“我怎樣可以做得更好?怎樣才能避免這次問題?”
其他的章節我暫時還沒弄明白,等我理解了再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