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瞎講講之說英雄誰是英雄(二)

[雜文小記] 小黑瞎講講之說英雄誰是英雄(二)

匣子打開了,難免如滔滔江水,說起英雄,中國人一定不會忘了兩個人,劉邦與項羽,楚漢雙雄,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津津熱道,連中國象棋棋盤上也是以楚河漢界來劃分。

在常以勝敗論英雄的中國,項羽是個另類,就連太史公也按帝王待遇給他,寫到他以《項羽本紀》來記,我讀史記看到這一段,我認為是最精彩的,里面也包含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好多故事,破釜沉舟,鴻門宴,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等等,不由使我熱血沸騰。

項羽力能扛鼎,傳說他有句話:“恨天無柄,恨地無環”,天有個柄他能把天拽下來,天有環他把地拎起來,這要多大力氣,所以他唱歌也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真有英雄氣概,而蘇州評話中說他能抓著自己頭發把自個拎起來,那就是笑話了。劉邦雖說也斬過白蛇,但當霸王欲與他單挑,他卻回答“斗智不斗力”,狡猾也好,聰明也罷,反正最后上陣時馬不倒退,槍不點地的項羽被十面埋伏烏江自刎,而劉亭長最后成了漢高祖,開創了漢朝基業,厚黑學中說劉邦臉厚心黑,這才取得成功,當看項羽曾俘虜了劉邦的父母,要挾劉邦要烹食他們,就是下油鍋炸了吃,而劉邦說:“你我同在楚王駕下稱臣,情同兄弟,我父母就是你父母,若烹請分我一點吃吃”,你看臉可夠厚的,而在一次逃跑中,劉邦更是幾次為輕裝上路,把親生兒子丟下車,心也夠黑的。反之項羽鴻門宴下不了手,心不夠黑,失敗后也不肯回江東,說:“天顏見江東父老”,臉不夠厚,即自殺,怎能不失敗?但是我看高祖本紀,劉邦卻是知人善任,才成其大事的,他曾說過一段非常著名的話:“論運等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安撫百姓,不絕糧道,我不如蕭何,攻無不克,戰不不勝,我不如韓信,此三個人都是人杰,我能很好地用了他們,所以才取得勝利的,而項羽只一個范增都沒得到重用,怎能不失敗呢。”我以為是有一定道理的。

幾百年后的晉朝,竹林七賢中的阮籍信馬游到了楚漢古戰場,說了一句使人莫名的話:“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有人說阮籍的意思是說只因當時沒有英雄,才使項羽、劉邦成名了,而有人持截然相反意見,說這個“時”指時下,說現在沒有項羽、劉邦這些英雄,才使一些小人得志了。而這兩種相反的解釋竟然都能成立。依我看劉邦、項羽都是英雄,也都非完人,成敗得失都是過眼云煙,各人心中有分數,劉邦得了天下,但妻子呂后與他貌合神離,據說私通他人,而且史記在劉邦死后,諸呂亂政,虧有周勃劉章才使漢室江山安定,而項羽雖兵敗垓下,卻有虞姬悲歌相恂,曲牌中有虞美人,傳說就是紀念虞姬的,民間傳說虞姬非但人美心也美,項羽使用的霸王槍原先是一磨尖的光溜鐵扦,項勇猛異常,每次上戰場要殺好多人,虞姬不忍心看到他殺剹太重,于是在他槍頭邊設了結綁上紅纓,明是為美觀,暗是讓他挑了一個才能再刺另一個,減省了項羽很多殺剹,而那個結從些也被人稱為“留情結”。其實人這一生有個深愛你的人陪伴,那才真是幸福,所以我寫過一句詩:不羨慕劉季當上皇帝,卻想著項羽擁有虞姬。

到了南宋,當女才子李清照面對朝廷的懦弱和大夫的卑怯,寫下了擲地有聲的詩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表達了對楚霸王的崇高敬意。

其實楚霸王雖然從小就立志學“萬人敵”,可是他的潛意識中沒有獨霸天下的野心,當年他看到出游的秦始皇,就說了句:“彼可取而代之”,意思說他沒什么了不起,我也能這樣,而同樣劉邦看到秦始皇出游,就說了句:“大丈夫當如此”,兩人相比,劉邦顯得志向遠大,說做人就應該這樣,而項羽這句細品卻頗有童心好強之意。這從項羽的在滅了強秦后,另一句話中我們也能領略到:“富貴不歸故里,如錦衣夜行”,得了富貴不回家鄉,象夜里穿好看衣服,沒人看到,這不是暴發戶就是小孩了?所以有人批評他:“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不差”,說楚國人是猴子戴了人的衣帽,只當玩耍。這與有心機的劉邦相比,怎能不失敗呢?

后人對失敗的項羽都抱有同情心,也忽略了他的殘暴,火燒阿房宮,坑殺秦降兵等等都是英雄背影下的黑影,烏江邊上至今還有項羽廟的存在,成功有成功的英雄,失敗也有失敗的英雄。法國有拿破侖,中國有楚霸王。你能說他們不是英雄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