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三年基本沒有看過什么電視了,但是自從看了每周六董卿主持的朗讀者這個節目后,就喜歡上這個節目,而且上癮;這個周六我亦是如約而至,早早的把電視調到這檔節目,等候朗讀者開播。這是董卿二十一年工作后水到渠成的事情,她說“自己終于有了這樣一個機會讓自己做了自己喜歡的節目,朗讀者的制作人、主持人。”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愛的表達,就有多少種禮物。父母無私的愛的養育,經歷苦難后的成長;不斷的學習所積累下來的智慧,這都是最好的禮物。朗讀者每期都有一個主題詞,這期也不例外,這期的主題詞便是——禮物。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給人類的禮物;低頭凝望,一花一葉,是大自然給世界的禮物;孩子是給父母的禮物,朋友是陪伴的禮物;回憶是時間的禮物。
看看今天有哪些嘉賓名人來朗讀呢?他們的禮物又有什么情感故事呢?首先出場的是演員李亞鵬,女兒給她的生日禮物;他也為這個女兒因為出生的缺陷而創造了禮物,他在孩子出生后寫下“上帝給了你這傷痕、我要讓這傷痕成為你的榮耀。”所以成立了嫣然天使基金會;孩子是父母的禮物,這個父親也給孩子的人生提供了最好的禮物。雖為明星,愛子、教育子女的責任和我們也是一樣的,或者比我們更辛苦吧!因為畢竟有頭上的光環;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是自我救贖和成長的過程。朗讀朱自清的《背影》紀念自己離世的父親。
共享單車的創始人胡煒煒;一個有夢想的女孩;一個有自己自行車情結的人;給城市生活帶來一種全新的方式;解決零到五公里的最后出行的一個新物種,隨停隨騎;用自行車點亮了一個城市。兩年時間實現零到一百億的突破;因為摩拜單車的城市需求,年產量達千萬輛,帶動傳統制造業的升級。因為自己的夢想、自己的用心、自己的堅持,給社會給自己一個價值的體現。給這個社會提供一個綠色環保出行的禮物。朗讀蘇童的《自行車之歌》送給摩拜客的朋友。向有夢想的人致敬、想努力為自己夢想追求的人致敬。喜歡這樣大膽造夢的人。
倪萍三十年的主持生涯,因為自己兒子生病,離開舞臺陪伴兒子去美國求醫治病。好在黃天不負有心人,她作為一個母親的堅持、對兒子的愛、對孩子的不放棄;最終醫生給了他和兒子一個滿意的答案、兒子好了。但她今天朗讀的是她自己寫作的《姥姥語錄》送給一直關心支持的觀眾。因為姥姥和她說的一句話,才有她和兒子的今天。姥姥說“你自己不倒,別人推也推不倒;你自己不想站起來、別人扶也付不起來。”這兩句話說的太對了;適用我們每一個人。十年的陪兒子求醫路、是一種經歷、也是一個母親對孩子愛的最好表達。也是母親給孩子、孩子給母親彼此最好的禮物。
還有朗讀者單薺翔故宮100《至大無外》我們敬佩歷史文化遺產的修復、也感謝這些工作人員的認真負責,我們有機會應該去故宮博物院參觀。了解祖國文物的博大精深。趙蕊蕊前國家女排運動員朗讀畢淑敏《握緊你的右手》坎坷人生路、沒有打敗這個堅強的姑娘,而是自信滿滿、用自己的力量為自己贏得一份禮物—寫作。最后一位是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五年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家和教授;畢生貢獻給了自己的事業,全部積蓄捐助了貧困青少年助學基金;自己的遺體捐獻給了醫學研究院;自己創辦青少年基金會資助了貧困地區的青少年學習,實現他們的人生目標,他們對趙爺爺有著一份難以言表的言語之情在心中。所以他們來到現場、為趙爺爺朗讀;祝福這些孩子們可以帶著趙爺爺給他們的希望、給他們的禮物、迎接他們的美好人生。社會對他的評價也是極高的“他燃盡了自己,而了無遺憾;而他的精神,燭照世界,永不熄滅!”這個社會的好人還是很多的,愿有生之年可以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他人;毋以善小而不為。
每次看朗讀者,我都會被他們的故事、經歷所感動、坐在電視機前的自己淚流滿面。雖沒有華麗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看到他們的故事時,我卻能覺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就如現在,我在記錄他們的故事,我得心情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