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 黃花梨無束腰裹腿羅鍋棖加卡子花方凳
羅鍋棖高出四足的表面,仿佛是用柔軟的物體纏裹而成,匠師稱之曰“裹腿做”。它是從竹制家具得到啟發,運用到硬木家具中來。為了和棖子呼應,凳面邊框也同樣纏裹著四足,但立面的兩個“混面”,并非一木制成,而是用兩層木材重疊而成,術語稱之為“垜邊”。這樣做可以收到統一外形、省料及避免過于笨重的效果。
二:明 黃花梨有束腰羅鍋棖長方凳
此方凳和一般明式方凳的主要不同在于每面安裝短而小的矮老兩根,而且此凳用材較粗,并在凳側增添了卷草紋飾,較有新意。
三:明 黃花梨玫瑰椅
明黃花梨玫瑰椅 座面58×45、通高69厘米,成對之一。其搭腦及扶手盡端均下垂后始與前、后足上端相接。券口牙子雕回紋,落在羅鍋棖上。棖下施透雕靈芝形卡子花。扶手下也安券口牙子。座面下牙條雕卷草紋。
四:明 黃花梨透雕靠背玫瑰椅
此件玫瑰椅的雕飾是很繁瑣的。靠背裝板通體透雕六螭捧壽紋,橫棖下安團螭紋卡子花。座面下三面券口牙子均有雕飾。通過這例玫瑰椅,可看到明代家具如何在基本形式上逐步崇飾增華。
五:明 黃花梨矮靠背南官帽椅
明黃花梨矮靠背南官帽椅座面為59×47厘米、通高82厘米。成對之一。凡搭腦和扶手都不出頭的椅子,北京匠師稱之為“南官帽椅”。此椅屬于矮靠背一種,外形近似玫瑰椅。唯玫瑰椅的靠背及扶手皆與座面垂直相交,而此椅是不具備這一特征的。靠背用直欞三根,乃從木梳背椅簡化而來。
六:明 櫸木矮南官帽椅
櫸木或寫作椐木、椇木,屬榆科,又別名櫸榆或大葉榆。北方不知櫸木,稱為“南榆”即是,產于我國江浙等地,木質堅硬,色紋并茂,紋理如山巒重疊,俗稱“寶塔紋”,該椅靠背板上清晰可見。櫸木堅實細脈,一般被視為硬木,在明清家具中占有重要位置,老齡木材色澤血赤,稱為“血櫸”,頗為貴重。
更多精美紅木家具盡在緣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