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今天來聊一聊關于美食的問題,我想大家平時都會看一些電影和電視劇吧,三文魚就是經常出現在熒幕上的一種食物,金紅色的魚肉,白色脂肪組成的細密紋路,配合上精致的擺盤,看起來非常的美味,每次看到三文魚的“出場”我都忍不住食指大動。
在我小時候,一直認為三文魚是一種很高級的食材,普通人是吃不到的。但不知道從何時起,咱們中國刮起了一股吃日本料理的風潮,作為現代日本料理代表之一的三文魚似乎變得隨處可見,大家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還有,我國發布標準將虹鱒魚列為三文魚,很奇怪也:三文魚難道不是單單指一種魚嗎?這虹鱒魚又是什么?
2018年《生食三文魚》標準發布:
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解開謎題~
三文魚是什么
三文魚,其實不是一個品種的魚,而是指某些鮭科魚和鮭鱒魚的合稱,最早是由港臺地區提出的,因為三文魚的英文“salmon”發音和三文相近。
在不同的國家,三文魚涵蓋著不同的種類,如最著名的挪威的三文魚是大西洋鮭,芬蘭的三文魚是紅肉虹鱒,美國三文魚則主要是阿拉斯加鮭魚。
三文魚很高級嗎
我想對咱們普通人來說,三文魚應該是相當高級的,因為正宗的挪威三文魚的市場價在80 - 100元左右。
從味道上來說,三文魚可以說是最出色的魚肉之一,脂肪豐腴溫潤,肉質軟嫩鮮美,吃上一口回味無窮。
從營養價值上說,三文魚卻和我們平常吃的魚差不多,但人們更在意的是三文魚的口味。
國產“三文魚”是啥魚
上面說到了挪威三文魚的價格很是昂貴,一般人可能都消費不起,而我們的國產三文魚(即虹鱒魚)大概只要30元一斤,兩者之間價格差了一倍之多。
也許有些朋友買過國產三文魚,你們有沒有想過價格為什么不同?難道買的這不是三文魚嗎?
早就有新聞報道,在青海龍羊峽水庫,有著我國目前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場,國內市場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產自這里,但這里產的不過是虹鱒魚。
網友們都炸開了鍋,表示自己受了欺騙,覺得自己吃得根本不是正宗的三文魚,真正的三文魚應該是挪威的大西洋鮭魚。
其實,關于國產的三文魚,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從學術角度上說,虹鱒魚確實屬于三文魚的一種,在挪威和智利等國,他們的國內養殖場也養殖大西洋鮭和虹鱒。
但從習慣的角度來說,大家約定俗成,我們常說的三文魚就是特指大西洋鮭魚,國內的虹鱒魚不是三文魚。
國內的消費者激憤的原因還有另一個,虹鱒魚屬于淡水魚,而淡水魚寄生蟲多,不可以生食。
事實上,從我的角度來說,這件事本不該存在那么多爭論,關鍵是在于消費者的認知問題,虹鱒魚確實屬于三文魚。甚至在挪威,人們更喜歡虹鱒魚,虹鱒魚的價格有時還要更高。
至于寄生蟲問題,并不是說國內的三文魚就一定存在寄生蟲,國外的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目前國內三文魚養殖都是利用養殖系統,全人工配合飼料的養殖方式,可以避免寄生蟲問題,那么國人的憤怒是不是反應了對自家產品的不信任?
當然價格更不用說,畢竟國內三文魚少了一個運輸的問題,理應便宜不少。
如何辨別虹鱒魚和大西洋鮭魚
我想上文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不是虹鱒魚就一定不好,但為了防止商家糊弄消費者,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兩者的區別。
一是紋理和顏色
鮭魚脂肪含量高,肉質偏橙黃色;
虹鱒魚脂肪含量少,紅白相間明顯。
二是口感
鮭魚彈性十足,入口結實飽滿,鮮嫩可口;
虹鱒魚則更有嚼勁,由于脂肪含量少,就沒那么香。
最后小結
虹鱒魚確實屬于三文魚的一種,只是大家一直沒有認識到而已,喜歡三文魚的朋友還是可以吃虹鱒魚的,只要注意食材處理的方法并且不受到商家欺騙就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