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我的夢想都是當一位詩人。
甚至到去年的時候,我還把這幾年寫的詩,整理好,通過各種關系聯系各大出版社出版。不過折騰了一圈,也沒人愿意出版我的詩。后來我又索性自己掏錢,找印刷廠印了幾十本沒書號的自己的詩集,送給我的朋友們。不過大家好像都不太感冒,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看到自己的詩集被放在馬桶旁邊。
萬萬沒想到,自己最終慢慢的火起來,靠的還是寫作。
開始自媒體的寫作純屬意外,根本不是很多創業者所說的看到風口或是有高人提點。
起因是在我想查找一下營銷方面的專業文章,發現業內的所謂大師們寫的東西實在太水了,于是非常氣惱。
后來轉念一想,這樣言之無物、邏輯線混亂的東西居然還有很多人吹捧,說明這行的平均水平實在堪憂,下意識的覺得這是個機會。于是在15年8月份開始通過賬號“吳寒笛可愛多”發表營銷方面的文章。
話說這個賬號也不是在15年8月注冊的,而是14年底就注冊了。斷斷續續的更新了幾次,結果沒啥人關注,就不管了。后來之所以能火,還是在于堅持。
從15年8月份開始,堅持每個周末花半天寫寫,隨便排一下版就發了。
依靠自媒體的寫作,陸陸續續也帶來了一些機會和收入,比如有一些創業公司找我去做營銷顧問,但一直沒有大火。到2015年結束,公眾號也只有幾千粉絲,每篇的閱讀量也只有幾百,慘淡得可憐。
關于公眾號寫作,我一度都想放棄的,覺得現在已經過了自媒體的紅利期了,大概靠這個賺錢也不大可能。不過后來轉念一想:管它有棗沒棗,打一桿子再說。于是決定再堅持半年,所以等到了轉機。所以凡事還是要多堅持一下,才能看到效果。
16年初,我從新浪微博離職,就去海南修養了一個月。
因為之前給父母在海南買了個房子,讓他們在冬天能夠躲避重慶濕冷的氣候,所以剛離職的那段時間,我也正好去海南休養一下。在海南的日子,成天無所事事,所以只好每天寫文章。突然有一次,我的一篇《三句話讓你面試成功率提高50%》講面試技巧的文章突然在知乎上火了,非常多的媒體和自媒體平臺找我授權轉載,非常多的求職平臺找我做求職培訓。
所以現在看來,相比于明星和段子公司壟斷的微博,雞湯泛濫的公眾號,知乎仍然是一個流量洼地,80%以上的人,都是通過知乎認識我的。
后來我的公眾號就開始刷刷漲粉,從明天漲十個粉,變成漲三十個粉,五十個粉,一百個粉,兩百個粉,到后來甚至有一天漲了接近一千個粉,我就預感這事兒可能要成了。
再后來找我講課的平臺越來越多,找我轉載文章的人也越來越多,無數的知識共享平臺和智庫平臺找我入駐。有時候想起來也挺可笑,一個志在當詩人的人,最后出名靠的是最不詩人的寫作方式——商業寫作,然后商業寫作火起來不是靠的本職領域“營銷”,而是靠的求職面試技巧。
16年四月份的時候還發生了兩件事,有點小郁悶:
第一件事是,我把當年跟隨家里親戚買的5元/股買的“長安汽車”以16元/股賣掉了,本來在15年股災之前,曾經考慮過以27元/股賣掉的,結果晚賣了一年,少賺了上百萬,至今想起來都是遺憾。后來有朋友提醒我說,入市前一定要設定一個交易目標,即賺多少錢就離場,不然永遠不知道啥時候該賣。
另外,4月份的時候,有人開始在網上撰文黑我,黑我的點也是莫名其妙的。當時感覺很憤怒,后來轉念一想,可能這是要紅的先兆。
到了4月底,我心血來潮做了個“轉賬給我100元,可以加我為支付寶好友”的活動,雖然有接近100個人參與,但我被很多人罵的狗血噴頭。一個月之后做了收費更高的付費社群,則完全沒有人罵,當時覺得非常奇怪,現在想來,原因大概兩個:
1.相比于“付費社群”的方式,“付費加好友”這樣的方式實在太少了。太新奇的東西總會有人罵。比如李宇春十年前剛出道的時候就有很多人罵她假小子的造型,現在娛樂圈遍地都是假小子了,就沒人罵了,因為大家看多了。
2、“支付寶好友”這樣的關系,本質上還是會被理解成一種平等的好友關系。而加你好友竟然要收費,很多人就無法接受。覺得朋友之間平等相待,不應該收費。我相信,如果換個名稱,改成“花100元拜師”就沒這么爭議了。
所以這件事情給了我一個教訓,就是很多事情雖然商業邏輯上來講沒啥問題,但是也要考慮人民大眾所特有的人文邏輯。
到了16年5月底,公眾號差不多有接近2萬粉絲,于是我便開始運作自己的付費社群“笛友會”。
“笛友會”成立的初衷,是想為創業者、生意人和志在創業的朋友們搭建一個以“營銷、創業、做生意”為主題的交流平臺?!暗延褧背闪⒑?,其他事情都挺順利的,就是有一件事情到現在都還沒整明白——定價。
其實業內類似的以“營銷、創業”為主題的社群,年費價格一般在1千到5千,然后我的朋友們都建議我定價1千,后來聽說我準備定價198元,都覺得我瘋了。
還個朋友專門打電話來給我說,定價太低的話,會有兩個非常大的副作用:
1.因為錨定效應,過低的價格只會讓大家把“笛友會”和“低質”、“初級”這樣的詞匯聯想起來(雖然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笛友會成員的素質,包括相關的課程質量,絕對高于那些價格比我們高十倍的付費社群)。
2.后續漲價會非常困難。如果初始價格是1千元,漲兩百元到一千二百元,大家都容易接受。如果初始價格是198,漲200元到398元,大家潛意識就會覺得貴了好幾倍。
直到現在,我都還常常反思自己在定價上的問題。當時促使我做出198元定價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我覺得初期的口碑非常重要,而打造口碑的最好方法就是提供一個超低價格,然后讓大家有超預期的回報。
2.我希望“笛友會”能夠在業界盡快形成一些影響力,制造影響力的最好辦法就是把社群的規模做大,而把社群規模做大的其中一個重要辦法,就是大幅降低入群的價格。
“笛友會2016”的會員招募,一直從5月底招到9月底,招了500多人,“笛友會2017”從十一月底開始招募,到現在一個月的時間,也招了接近500人了。前前后后半年時間,招了差不多千余會員,其中還有很多是通過口碑轉介紹過來的,所以社群的運營狀況我還是比較滿意。
其間還有不少公司以30萬到60萬不等的年薪來挖我,我也不是沒考慮過,但是權衡之后都拒絕了。拒絕的原因倒不是情懷和夢想,主要還是出于經濟利益。
我相信我單干,一定能賺更多的錢。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想起剛畢業那會兒,在一家央企工作,一個月工資就六千塊,有時候手頭緊缺還要找家里要錢,現在一天收入都不止六千了。
按照目前的規模測算,預計從明年開始,除去投資增值,買房增值,營銷顧問收入,廣告收入,還有雜七雜八的專欄收入、文章打賞,光是依靠自媒體影響力帶來的社群收入和各大平臺合作的講課收入,一年保守估計也在百萬以上了。
我自己其實是個非常普通的人,除了有一點商業才華和營銷天賦之外,幾乎一無所長。跟”笛友會“里面那些能力出眾又異常努力的創業者們相比,我常常感到自愧不如。但就是抓住了一點時代的小機會,發揮了自己的一點小特長,就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以前常常聽馬云們在電視里面講“在這個時代,新一代的年輕人真的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我是不信的。直到現在,我開始慢慢相信,只要你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真的是有可能把別人口中的雞湯,實實在在的變成自己真實的生活。
總有人要贏,為什么那個人不能是你?!
如果在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微信ID:whdkad),回復“創富”,即可查看超級實用的超級干貨文章,保證讀完你的世界從此不一樣,絕不能錯過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