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佛性

文:而立虛云

2017年3月10日,這是一個周五的下午。我坐在自己的桌子上,感覺頭腦有一點昏沉。還好今天沒有什么要緊的工作要做。人生的河流像是從清澈的小溪進入了一片混沌區域,這種混沌不是一種青春的迷茫。而是一種無所謂是也無所謂非的感覺。

拿出一個手機,支起一個手機支架,看起了日劇《咖啡店的人們》。這個日劇的名字翻譯的真好。沒有翻譯成《咖啡館的人們》。給人一種樸素的生活氣息,而不是一種矯情的文藝青年范兒。

周圍的同事也開始用手機聯網游戲。空氣里彌漫著各種牌子香煙的味道。我和他們都進入屬于自己的不同的平行世界。手機上,劇情中人物的人生正在展開,平凡的似水年華中時不時泛起一些美妙的浪花。這種美讓我漸漸聽不見周圍別人手機中嘈雜聲音、吶喊聲,只是偶爾被一陣濃烈的二手煙味道拉回到現實世界。

這中場面其實同時存在至少三個世界,辦公室里暫時消停的現實世界、其他同事手機聯網的游戲世界和我手機里的日劇人生。

這個叫做《咖啡店的人們》,展示了店里面各種人的生活和人生片段。

有一個叫做章姨的老婦人,在咖啡店里喝咖啡的時候,感慨自己曾經的經歷:“能按照自己選擇的道路一路走來,我不后悔。一個人的日子很輕松”老婦人堅定的說。

“但是”她的眼神突然開始看淡,“即使如此,我也曾想過,如果有一個人能夠一起走,慢慢長夜將不再寂寞。”

我看到這里的時候,不禁去想,是這個叫章姨的老太太,在年輕的時候,究竟是個怎么樣有些性的漂亮女人。說她漂亮,是因為她年老的時候,依然風韻猶存。說她有個性,是看見她那飽經風霜的面龐依然有一種堅定的神韻。

這樣的女人年輕的時候,應該是很多男人非常相追求的姑娘吧。可惜,我不是。我的口味,其實是隨著自己的認知而變化的。剛開始,要秀外慧中,后來渴望自己的女朋友會撒嬌,再后來希望自己的新女友“卡哇伊”,最后希望自己的老婆溫良恭儉讓。

可是,我知道,我口味的變化以及口味本身的形成,可能是受那些電視電影和輿論的影響形成的。至于我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樣的女孩子共度一生,其實是不甚明了的。

如果站在一個佛陀那樣超凡脫俗的角度來看,人世間的這些情愛和這些女子,大同小異,或者說無甚差異。

男人所愛的,無非是女人的各種外在。這里所謂的外在,不光是女孩的絲襪好不好看,女孩的穿著打扮是否漂亮。也不光是女孩是否夠年輕,是否素顏時還夠漂亮,時候性格好等等。這些都叫做外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走樣。

而真正不變的,是她們的內在,是人深層的本性。這種本性無論什么美、丑、高、矮、胖、瘦、急躁還是平和,平窮還是富貴,都不會影響。而且會一代代傳下去。這深層的內在,不曾變化。

但這種內在又有什么好愛的呢?因為這種內在人人都有,包括男人,而且都一樣。佛家把這種內在稱為佛性。

所以對于一個業余佛學愛好者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承認自己是凡夫俗子。食色,性也。此乃人之常情,只要不貪執就好,而且這也是讓我們這些普通人覺得生命多彩的一個原動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