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撰寫原因:來源于最近教學的一些情況,學生家長急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學上素描。本篇將從三個點開始談起。。。(喜歡結果思維的直接跳到第三部分閱讀)
1 ?為什么家長那么急著讓孩子學習素描的原因
2 探究原因加案例
3 什么時候學素描比較好
第一部分?
問:為什么那么著急?
答:原因較多,歸納為外因居多:
(1)因為身邊其他的孩子也在學素描,自己的孩子的畫被比較、被鄙視,被別人嘲笑沒有什么用,家長覺得沒有面子,虛榮心得不到滿足。所以,我也要我的孩子學點能夠鎮得住你的東西。
(2)家長身邊有學生因為要考藝術類學校,高三一年的惡補讓家長意識到不能將自己的孩子也逼得那么緊,那么累。所以希望與其畫兒童畫卡通之類的,還不如畫一些對將來有用的素描,哪怕是練練手也好,打個基礎也好。
(3)作為一條備考的捷徑,萬一孩子功課不好,學習素描等專業課程也可以讓孩子順利考入大學,這樣,至少對得起孩子。(此處我對這樣的父母表示極大的敬意,這確實是家長能為孩子所做的最好的部分了)
第二部分
我們來探究下這幾個原因
原因(1)因為身邊其他的孩子也在學素描,自己的孩子的畫被比較、被鄙視,被別人嘲笑沒有什么用,家長覺得沒有面子,虛榮心得不到滿足。所以,我也要我的孩子學點能夠鎮得住你的東西。
探究原因(1):源自家長比較的心,這種比較有的是主動,有的是被動,有的是外部環境惡意的中傷。不論怎樣的,當自己的孩子被比較之后,又被別人惡意中傷,肯定是要自我保護的。所以,家長們也會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動,從而忽略了孩子本身。
主動比較的家長之特性: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比較,但是結果卻很不一樣。因為比較之后他們的行為投射到孩子身上,以后就會形成不一樣的結果。原因很簡單,每個家長在比較后會有不同的行為。一些家長很客觀,就希望孩子開心的學,孩子受到良好的的鼓勵之后,再一次進化。而很多家長幾乎沒有空送孩子下課,所以是由很多外公外婆或者爺爺奶奶負責接送,這樣的人群中,有很多老一輩的人特別認真,喜歡將自己孩子的畫和班級里畫的最好的孩子去比較。然后冷不丁的丟給孩子一句話:“你看你,畫的什么東西?”“你看看別人,別人畫的多好?” ”你怎么畫成這樣(丑)我看都看不懂!” “我不 能接受你畫成這樣!”?
一比較之后,如果孩子的畫有那么幾張稚嫩到電擊到家長的話,家長就會和老師聯系,問老師,為甚么孩子畫出來是這樣的?這種樣子的?
這個問題很難一概而論,就好比在問,為甚么只有我的孩子(在我眼里)是畫的最不好的?兌換成成績的話,為甚么我的孩子成績最不好?
作為美術老師,我的回答是這樣的。看孩子的畫,不能單看一幅兩幅,要看整體,整體是進步的就是最好的。另外,當成人看到孩子畫的好的畫時,要多多鼓勵,并且鼓勵的有理有據。孩子學習繪畫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是循序漸進,并且容易回繞的一個過程,要接受孩子的退步期以及停滯期,外在看來是退步和停滯,孩子的內在分分秒秒中在進化成長。過了過渡期,就會迎來孩子逐步的進步。若是做對比,也要和孩子自己的畫作去對比,千萬不要和家長瞄見的認為好的畫去比。若是真比較起來,可以去發掘好的畫作和自己孩子的畫作對比后,能改進的地方在哪里,然后耳濡目染的去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一般作為課堂最后一部分,教學評價這一塊,老師都會點評孩子的畫作,以及讓孩子們互評,進行一些簡單的比較,并且知道自己的優勢以及不足,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孩子的天性通常是健忘的,再者,家長們覺得美術課的重視程度也不及語數外,所以,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是有所欠缺的。以前我會在畫作后面進行點評,但是我發現效果甚微,現在我更希望家長課后線下和我進行主動的溝通。
我課堂上有一個案例,即將上一年級的孩子在最后一個幼兒園的假期里來報名參加繪畫班,整個學期只能畫圓形,各種圓形,繞圈圈。家長對此的態度就是:你畫的是個什么鬼,畫來畫去畫成這樣,干脆別畫了。反正也畫不出東西。但是這個孩子畫的每個圓形都有故事。家長不明白的是,為甚么別人畫出東西了,我的孩子卻畫不出。
拋開天賦不談,首先是男孩子,男孩子更喜歡概括,而通過這位男孩子的畫作,我看到的是他的童年肯定很封閉,沒有適當的開拓眼界,所以認知上的不足,心智上發展的緩慢是極其明顯的。家長因為不能接受孩子的簡單畫作,而封殺了他繼續學習的權利,很多孩子沒有自我意識不會吭聲。而這個6歲半的男孩子課堂上的畫還呈現著3到5歲的狀態。這位家長做了比較,唯獨沒有針對孩子自身做比較。
有的家長不解,為啥我們一樣的年齡,別人家的孩子畫的那么好?
答案很簡單,每個孩子發育的年齡都是一樣的嗎?總是有的孩子是先發育,有的孩子是后發育的,你能保證你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同齡,但你們機體的內在生長速度都是一樣的嗎?能保證他們的腦容量一樣,認知速度一樣,并且,外在都身高都一樣,腦門大小也一樣嗎。所以,家長的關注點都聚焦在外在的因素去比較,唯獨沒有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要知道,家長能影響孩子,但是不能影響那些畫的好同學。所以,若是家長希望孩子有所進步,一定要多關注孩子,讓孩子開拓藝術眼界和視野,陪伴他,幫助他。從而使孩子進步。有一些家長我和他一聊,她就去做,所以每節課,孩子的進步非常明顯。哪怕是課上畫的不那么像樣的畫作,父母再去陪孩子認知一次,這樣的進步也是不可小覷,并且充分的會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從而讓孩子在畫畫生涯中有更多的興趣和內驅力。
原因(2)家長身邊有學生因為要考藝術類學校,高三一年的惡補讓家長意識到不能將自己的孩子也逼得那么緊,那么累。所以希望與其畫兒童畫卡通之類的,還不如畫一些對將來有用的素描,哪怕是練練手也好,打個基礎也好。?
探究原因(2)乍看真的是很為孩子著想。但是,出現了一個問題,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沒有用的?
當我和家長提及到我是高中開始正式訓練素描和色彩的時候,沒等我把話說完,家長著急的說,不行的,現在社會發展的速度不允許的。那時候和現在不一樣。這里的著急真的是可見一斑。
其實我想說的是,我是高二開始正式訓練素描和色彩的。但是在高中之前,我身邊很多人都覺得畫畫沒有什么用,但是我還是樂此不疲。正是因為我對繪畫有興趣,才促使我內驅力強勁,有空沒空都要畫一些自己喜歡的動漫作品。當時的我學校在文廟附近,經常可以去看很多的動漫圖書,其中有我很喜歡的本杰明的書,只要是看到好看的圖,都有把他畫出來的沖動,還會訂閱動漫時代等雜志(我是不是把自己年齡暴露了!)孩子有一種特質,就是認真,每次畫畫我都很認真,很鄭重。鄭重是一種不敷衍、不遲疑、不搖擺、認真地聚焦于當下的事情。正是因為這一層積累,我到了高二接受系統的素描訓練的時候,才不會很被動,并且受益良多,因為基本功的扎實,繪畫造型的準確使我經常成為老師口中表揚的對象。我所做的所有選擇都是因為我自己想要,而絕對不是父母讓我,老師要我,逼我。我高中的專業繪畫老師楊老師是一個很智慧的老師。她從來不會對我們要求很高,因為她知道,她要求是沒有用的,關鍵孩子自己要不要。所以,有一段時間當我畫到石膏五官的時候,經常請假,老師和我長談了一次,幾乎是成人的對話,大意是,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如果不好好畫,那就沒有學下去的必要了。如果你想好好學,你的態度上首先要被我看到,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吊兒郎當。這樣我教的也會很沒有意思。那一次,我深深的認識到了我孩童般的頑劣,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并且向老師保證,以后會以行為向她證明,自己是認真的在用心學習的,希望老師能給我一次改正的機會,不驕傲,不自滿。
寫這篇稿子的時候在聽武志紅老師的得到專欄,他也說到,真的幫助他成長的不是學校里應試的機器化教育,而是他讀的那些大家都覺得沒有正經用的雜書。希望家長們能尊重孩子,若是真的希望孩子走專業這條路,也希望家長能盡早和孩子長談一次,至少有一個學習的目標,孩子和父母也能達成一個很好的共識。而不是過早的剝奪孩子學習繪畫的樂趣,以成人化的要求來要求孩子。
(3)作為一條備選的捷徑,萬一孩子功課不好,學習素描等專業課程也可以讓孩子順利考入大學,這樣,至少對得起孩子。(此處我對這樣的父母表示極大的敬意,這確實是家長能為孩子所做的最好的部分了)
探究原因(3)處我的回答還是希望在小學階段,家長不要有太功利的心態去衡量孩子未來的發展。畢竟,成長有一個過程。三歲看終身,不是一句很恰當的話,何況孩子只是小學。全方面的拓展孩子的視野,培養他,讓孩子自身的覺悟積極的參與到成長的過程中來,接受孩子不完美的一面,接受孩子成長的速度是家長們需要做的。功課不好就去學藝術,其實真的是對孩子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摧殘,因為真正學藝這條路很艱辛。如果可以,正視孩子現在所受到的教育,在小學期間多嘗試,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則對孩子未來發展更好,也會從小樹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部分 ?
問: 什么時候學素描比較好?
答:建議六年級以上,初中畫素描較好。
初中階段的學生,隨著心智與個性的成熟,認知能力的不斷提升,能自主選擇繼續繪畫。學習素描,提升造型的精準度,進入更高的學習層級。
兒童畫適合兒童,常規的素描不適合兒童。
案例:有一個中班的小朋友很高興的跑到我這邊,給我看她畫的圖,在原有油畫棒的基礎上,她給我畫了很多鉛筆排線。然后得意的告訴我,步老師,你看,我厲害嗎?我問,哇,你畫的這個是什么,能告訴步步老師嗎?她說,這是素描呀,姐姐就畫的素描,看到姐姐畫素描很厲害,所以我也要很厲害。
此時我的心是很無奈的,因為她的認知已經徹底被打亂了,也不知道是誰灌輸她素描是高級的,一個中班的學生怎么會知道素描是高級的?所以錯誤的認知帶來的結果幾乎是破壞性的。當然這個孩子自身也是在積極探索,只是被引導的方向有問題。
我們知道兒童畫的涵蓋面很廣,包含各類畫種,但是機構為了迎合成人的口味,會想不一樣的名字,本質這些14歲之前的孩子畫的圖,都被稱為兒童畫。對于兒童畫,請家長給孩子多一點理解和尊重,千萬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眼光和尺度去衡量孩子的美術作品。
畢加索說,“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我用一生的時間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
學習素描太早反而有害
素描的學習會牽涉到一些透視知識,比如近大遠小,地平線等,和初中的幾何會有點關系,明暗素描中的黑白灰等調子和初中的光學也有點關系。素描的構圖很講究,還有空間感、立體感、質感(畫石膏要有石膏的質感,畫玻璃要有玻璃的質感),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藝術感覺。
尤其是畫石膏幾何體,棱錐、立方體,確實需要孩子有一點兒立體幾何的想象力和理解力,這方面男孩子較強。學生初畫幾何時,幾乎沒一人能畫準確,有的伸直謬之千里。這些學習的難度對于一般的小學生來說,很難理解,及時對于初中生來說,多少也有些費力。
畫畫不同于彈鋼琴,鋼琴需要童子功,對于手指的反應速度、靈活性、柔韌度要求極高,琴童琴童就是這么產生的。一般很難聽到畫童。
畫畫看起來也是用手畫,但是主要靠的是腦力和眼力,觀察力,分析力,理解力,對于鋼琴而言,畫畫不需要左右手同步。所以過早的學習枯燥的素描,拔苗助長會把孩子對于畫畫的興趣徹底磨滅,令孩子“望描生畏”,很可能毀了了一個好苗子。
所以說過早學習素描,不但不會有好處,還會讓孩子在畫的一塌糊涂的前提下,養成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本文最后一部分,素描什么時候學采用中福會的培訓機構的教育理念合成。
和我一起學習,精進,成為更好的自己——步小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