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南京大學老師來做招生宣傳推介,先是播放學校宣傳片,然后由主持人和兩位老師分別做宣傳。
宣傳片當然做得精美,激動人心。現場的學生很受影響。
聯想到近年看到的一些學校的宣傳,有些學校還現場參觀過。我發現,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過去,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值得學習的部分。
更重要的事是:他們都表現出明確的自我欣賞和自我認同。
其實,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單位,都是由正反兩個部分組成的:有優點就有缺點,有長處就有短處,那么為什么我們會對某些人,某些單位有著良好的印象和認知呢?那是因為他們讓我們看到的是他們想讓我們看到的,有意或無意地,隱藏了那些他們不想讓我們看到的。他們將自己最成功最美好的部分大力宣傳推廣,展示給我們看,可是真的就那么完美嗎?可以明確的回答:一定會有缺點和陰暗面。
我們必須要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提高自己的能力。可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缺點和陰暗面可以自動消失,它們不但不會消失,令人失望的是,正面的對立面就是負面,陽光的對面就是陰暗。一個皮球,它的體積越是大,它的陽面越大,同樣的,它的陰面也一樣大。
這就是自然規律,當我們努力提升自我,改變自己的時候,我們擴大了自己的陽面,不管我們看到或沒看到,意識到或沒意識到,我們的陰面也同樣的擴大了。
當然,我們不能止步不前,必須前進和提高。但事實上,不是說我們在提升自我的時候我們的缺點,我們的弱點就會消失。
所以,所有人都會本能地選擇對外展示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同時隱藏自己的缺點和短處。
能夠對外展示自己成功形象的個人或單位,一定是善于利用和掌控對外宣傳的。成功者一定是能夠主動掌控信息的,他能夠讓你看到他想讓你看到和知道的,不讓你看到他的背面和陰暗面。
同時,成功者一定不會跟著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走。進一步說,其實別人對他的評價也是他引導別人做出來的評價。因為他通過主動的掌控輿論,對外傳遞出他想傳遞的信息,外界基于這些信息對他做出相應的評價,所以,這個評價本來就是他想讓別人做出來的評價。
那么,失敗者會怎么做呢?當然是跟在別人的評價后面,不斷地努力,試圖改變自己,“成為”別人期望的那個你!
可是,真的得能夠“成為”別人期望的你嗎?當你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就是永不停息,不斷地為了滿足別人對你提出的越來越高,越來越不切實際,越來越難以滿足的那些期望和要求,砥礪前行,鞠躬盡瘁,至死也不能做到讓“別人”對你滿意的痛苦生涯的開始!
人心不足蛇吞象,讓別人掌握對你的評價權就是將自己的自主權和命運放在別人手上。可“別人”不會因為你做到了他們對你的希望就認可你,他們會進一步提出更高甚至更加離譜的要求,你會發現,即使拼盡全力,你依然不能讓“別人”滿足。你確實很努力,但你永遠無法獲得你原本期望的那個目標,就是來自外界的肯定的評價。
我們不拒絕成長,但我們不能活在“別人”的眼中,我們要在提高、成長和改進自己的同時,主動掌控對外宣傳,引導輿論,傳播我們想讓外界看到的部分,培育“別人”的思想和觀點,讓外界評價按照我們需要的方向運行,我們所做的每一步,都會得到正面的理解和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