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簽證和語言關,因為知道南美治安不好,我不得不為這次旅行買了雙保險一所有重要裝備都有備份。我帶了兩臺單反相機、兩個手機、兩張信用卡,分別放在不同背包里,即使其中一套被偷被搶,旅行仍舊可以進行到底。這么做的好處跟壞處一樣顯而易見: 心里踏實的同時,行李已然超重。
時間總是公允。正如你的一天是24 個小時,我的也一分不多,一秒不少。我以為時間也總是勻速前進,可在那個通知出簽的電話之前,時間慢得像蝸牛爬,在那之后,時間又一個跟頭栽下山頂,快得讓我看不清掠過眼前的風景。我收拾好行李,坐動車從天律到北京,去領事館取簽證,給航空公司打電話確認出票,好在起飛時間是在第二天凌晨,一看時間還富裕,又約了兩三個朋友在三里屯見面。大家都囑咐我要注意安全,我笑著說沒事沒事,可心里卻直打鼓,真的會沒事嗎?畢竟,我要去的可是馬爾克斯筆下那個充滿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神奇大陸。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為了去看那個夢寐以求的世界,我已做好迎接一切危險與麻煩的準備。晚上10點半,朋友把我送到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自從T3搶走T2 大部分國際航線的生意,這里的國際候機區就變得風光不再,這個時段只剩下零星幾個紅眼航班。那些在免稅店購完物刷完卡的人再也找不到事情做,紛紛回到登機口旁的座位上打起瞌睡。坐在我對面的金發美女雙目微閉,腦袋不聽使喚地一次次朝下點著,我看著都替她難受。從登機口的玻璃幕墻往外望去,一架法航客機穩穩停在夜色中,機頭機翼機尾閃爍出的光輝勾勒出它的龐大輪廓,兩個小時后它將帶這將是我有生以來耗時最長的一次飛行,從北京到巴黎我飛往巴黎。111個小時,然后轉機停留19 個小時,再飛往智利首都圣地亞哥又需要停留14個小時,11+19+14=44。哦,我的天!
雖然飛行時長將近兩天兩夜,可我卻從沒為時間虛度而感到無聊,因為還有太多前功課要做。首先是設計旅行線路。人們熟知的南美景點星羅棋布,安第斯雪山、亞馬孫雨林、復活節島人像、里約熱內盧的海灘、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探秘...隨便拉個清單都能讓人狂咽口水。可這次旅行我沒打算走常規路線,而是選擇了格瓦拉在《摩托日記》中走的那條路。這條路從阿根廷到 智利再到秘獸,現成的旅行攻略無法提供任何有價值的線索,于是這本《摩托日記》就取代以往旅行必備的LP (孤獨星球) 成為我的南美旅行圣經。我要先在書中找到中文地名,比如我在第24 頁( 上海譯文出版社版本)倒數第3行看到一個叫作圣馬丁德洛斯安第斯的地名,然后在地圖上仔細看了半天才找到一行小字寫著San Martin de los Andes,再把這些點連成線,就成了獨一無二的摩托日記之路。由于所有地名都隱藏在字里行間,這讓設計線路幾乎成了一個尋寶游戲。除了設計旅行線略,還有一個讓我一直糾結的問題是究竟應該直接飛到布宜諾斯艾利斯馬上開啟全新旅行,還是應該先在圣地亞哥逗留兩天把秘魯簽證辦好,因為網上傳言圣地亞哥的出簽率很高。我擔心一旦到了阿根廷辦不成,再回智利后又錯過了辦理的黃金時間。思前想后,終于決定還是應該穩扎穩打,于是在巴黎轉機時預訂了這家位于圣地亞哥老城區的安第斯青旅。在飛機上我還草擬了幾個問題,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旅行找到答案,因為獨自旅行時我們經常處于一種不被外界打擾的真空狀態,這種狀態特別適合深度思考。我擬出的問題包括: 如何看待旅行者的職業化,讀書和行路究竟哪個重要,如何在旅行中獲得內心的平靜,等等。另外我知道格瓦拉在摩托日記的旅行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信仰,我也希望這次旅行能夠為我解答一些關于信仰的疑惑。不過是否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心里一點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