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3190 字 | 建議閱讀 6 分鐘
文 | mickjoust
在網(wǎng)上看過這樣的說法:要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要懂得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看上去沒什么問題,可仔細想來,就會發(fā)現(xiàn),實際上并沒有說的那么簡單。
換句話說,要做到工作和生活的絕對平衡,其實有很多矛盾的地方。
| 1.要有取舍
一個矛盾就是,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比如,突如其來的加班,會讓原本計劃好的事情被打亂。
有計劃不代表就是實現(xiàn)了平衡,因為需要正確執(zhí)行了計劃才算,可很多時候,不是工作的事情耽誤了生活,就是生活了事情占用了工作,這樣的刻意分離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另一個矛盾是,時間投入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想的是最好能工作干得出色,生活也非常精彩,可問題是,需要做到這些,就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投入。
一個想在職場上不斷提升的人,肯定會花很多時間琢磨工作上的事,并不是說到點下班,就馬上能切換成生活模式,這必然導致了生活時間被壓縮。
同樣,要想讓生活過得更精致的人,也會花很多時間規(guī)劃,實施,時間都已經(jīng)被工作占去了很多了,剩下不多的時間怎么能達到同樣效果?
而這些矛盾的癥結就在于,我們希望的是一種完美的平衡狀態(tài),不僅認為自己是如超人一般可以不吃不喝,也還認為每天的時間是無限制高效使用的。
事實上,這是很難做到的,更多的時候,要么就是因為工作太空閑沒有什么進步的機會,只好利用時間打造生活,要么就是工作太忙,根本顧不上打造生活的事。
之所出現(xiàn)這樣的困境,就在于我們什么都想要做到完美,什么都想要,而要想真正的做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我們需要的不是大而全,而是要有所取舍。
換句話說,通過使用取舍思維,我們才能看到投入工作了多少?投入了生活多少?什么樣的度對于自己來說是平衡的?什么時候能平衡?什么時候不能平衡?這樣做有什么利弊?
而這些恰恰也是大而全思維看不見的細節(jié)魔鬼,大而全思維只是看見了完成后的美好,對細節(jié)都是預估不足的。
| 2.誤以為平衡了
比如,我們常常愛說的,錢多事少離家近,這樣完美的狀態(tài),簡直算得上能讓工作和生活瞬間平衡的典范啊。
可現(xiàn)實呢?
只有很少的人能夠做到這樣,而即便這樣了,也不代表工作和生活真的就平衡了,工作要出成績需要投入,自然做的事就不會少,即便錢多,時間還是被占用了。
而就算上下班的時間都被節(jié)省出來,沒有計劃投入打造生活,更多的時候,也只是增加了時間的數(shù)量,并沒有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生活質量不一定就提高了。
要想提高生活質量,增加更多的時間是第一步,接下來,如何利用時間才是關鍵的。
當然,愛工作的人就會跳出來反駁道,你們這些一天只想下班就趕緊回家的人,自然是得不到更多的回報的,看吧,我們又在加班了。
對于特別熱愛工作的人,我們有個詞送給他們,叫工作狂,這樣的人,認為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
他們整天不停的工作,為的就是能賺更多錢,在以后某一天突然就不用再工作了,我們很多人都想過的,不是嗎?
愛工作的人,對如何利用時間非常在行,有的還會學習各種時間管理方法,然后不斷應用。
可問題就出來了,這樣嚴重壓縮生活的時間,真的就沒有問題了?
當然問題多了。比如,對家人的陪伴變少,感情疏離,家庭矛盾更多等。上面說的生活時間更多的人,有沒有問題呢?
也有。容易被抱怨不上進,掙錢不夠花,家庭矛盾同樣多等。
所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并不是這么容易找到的,因為這是兩個必然會產(chǎn)生各種利弊的平衡。
從本質上看,就是這兩者是一體的,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能刻意去追求平衡。
換句話說,真正的平衡是,去掉劃分。
| 3.人生時間
可能聽上去有點老套,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靠時間組成的,而時間才是構成人生的最小單元。
但只有明白了這一點,你才能打破平衡,做到真正的平衡。
比如,有人選擇做辦公室工作,有人不斷在外跑業(yè)務工作,還有人是自由職業(yè)工作。其實這些工作只是我們選擇的生活方式而已,不同的工作實際上就是不同的生活方式。
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實就是不同的時間分配,所以,如果刻意的以工作和生活來劃分平衡,不管怎么分配,最后一定都會掉入一邊做好,另一邊做不好的怪圈里。
而一旦融合了工作到生活里,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熱愛生活的涵義比我們想象的要寬廣得多,因為它意味著,我們也刻意是熱愛我們的工作的。
這樣的轉變并不容易,但是,會讓我們更明白平衡的本質。
就是我們自己的時間分配。
有人會說自己在工作上如何如何分配時間,在生活上如何如何分配時間,卻很少把兩者合在一起分配時間,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喜歡周末,不喜歡平時上班的時間的原因,因為他們認為周末是生活時間不是工作時間。
而真正的平衡是,如果現(xiàn)在做好了投入更多時間在工作上,產(chǎn)出更多的結果,那自然就會分配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即便每天提前下班回家,時間也是安排的工作,不管是被認為愛工作還是被迫也好,這都是對時間的選擇。
相反,如果希望投入時間到生活更好上,工作的時間相應減少,哪怕加班回家,也會要做好投入到生活上該做好的事情。
比如學做一道菜,多鍛煉一下身體等等。
而一旦這樣分配后,神奇的事情就會發(fā)生,你會對周末時間還是平時時間的極限不那么在意,達到一個更高意義上的平衡。
這個平衡才是你真正需要尋找的平衡。
就是通過重新對待時間的維度,使用取舍思維,不斷調整平衡時間點,合理分配“生活的時間”。
首先,取舍思維非常重要,把工作和生活融合成“生活時間”后,就需要取舍思維,什么時候是用于工作,什么時候是用于非工作,如果這樣做了會有什么利弊?
都是需要取舍的,因為時間不是無限的,最簡單的例子,某天你在上班,突然接到家里的電話,需要趕緊回家一趟,這時你是不是立即就轉換了時間安排啊。
道理很簡單,工作只是一個形式而已。
其次,不斷調整平衡時間點。在沒有融合工作和生活的時候,我們是以下班,放假這樣來劃分平衡點,而實際上,真正的時間平衡點是基于我們取舍后來劃分的。
比如,最近一個月你需要攻關解決某個工作上的業(yè)務難題,平時下班就要加班到半夜,周末也要加班,甚至睡覺時間都很少,這是的平衡點就應該放到攻關結束后,通過分配更多的休息時間讓自己緊繃的神經(jīng)放松。
而很多人在不明白融合的視角時,往往就會開始抱怨為什么不停的加班,自己想玩玩不了,其實就是因為沒有真正的平衡,當真正的平衡點來到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放松。
最后,合理分配“生活的時間”。
這一點非常重要,是細節(jié)操作的關鍵。
很多人認為上班時間就該干工作相關的事情,下班就干生活該做的事情,兩者絕對不能交叉,更不要說利用碎片化時間了。
這就是很不合理的,真正的合理是,以目標驅動你的時間分配,這樣即便是像周末本該休息的時間,你也不會因為是該做工作還是該生活而糾結抱怨,因為你知道這樣分配相對合理。
| 持續(xù)踐行
現(xiàn)在網(wǎng)上有很多流行說法是,要學會這樣或那樣的時間管理策略,方法如何如何,可在我看來,方法都很好,然而,視角卻有問題。
因為大多數(shù)人在踐行過程中,就會發(fā)現(xiàn),一味的機械式的執(zhí)行這些方法,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可為什么就是不能堅持長久呢?
因為看問題的視角就是錯的。
比如,有的人本來生病了還要堅持每天的跑步誘發(fā)疾病,或者本來該加班突破一個工作上的難點,卻非要準點下班參加一個可有可無的聚會。
這就是看問題的視角有問題,心里想的是一套,做的時候不能動態(tài)調整,甚至可以分開來看,導致最后問題更多。
現(xiàn)在一說加班,很多人就認為是怪獸一樣,唯恐避之不及,其實就算是跑步這樣的事情,真正的的突破也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加班”的,不管是研究理論還是親身踐行,都需要付出很多時間,難道為了平衡而平衡就是真的平衡了?
而生活也是,很多人希望上班時間越少越好,甚至覺得上班就是為了下班,而下班沒有計劃安排,連續(xù)熬夜娛樂,這樣的生活真的是很多人想要的嗎?
大家都喜歡說時間管理,卻從來不沒想過什么才是適合自己真正的時間管理。很多時間根本沒有利用起來,以為平衡了工作和生活就好了,忘記了你的人生就這樣一直被浪費下去了。
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時間管理的故事,我一直等著你。
持續(xù)踐行,從每天完成一件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