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叫《第六日》,可想而知靈感來自圣經。第六日是上帝造好人的那一天。它的含義應該是:上帝把一切都造好了,人類就不要在自作主張去造什么人了。這篇觀后感叫《第七日》,也就是指代人類世界現在的狀況。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飛行員亞當擁有幸福的家庭,他出于本能的厭惡那些違背自然規律的基因技術。亞當平時的工作是和搭檔送游客上雪峰,這天他們為寵物克隆公司的老板恰克服務,搭檔頂替亞當駕駛卻發生了意外……回到家中的亞當發現居然有一個克隆人頂替了自己的位置參加他的生日宴,莫名驚恐之下他又被來路不明的殺手追殺,他很快明白自己成為了寵物克隆公司的人類復制試驗品,做為原體,他面臨被消滅的危險。在逃亡的過程中亞當與自己的克隆體亞當合作,大戰克隆組織,并最終取得勝利贏來世界和平的故事。精彩的打斗和發人深省的內涵讓人回味。
我是思維?
嚴格說起來,影片中這種克隆人并非我們一向認為的克隆。一般認為,克隆后的生命除了在生理上與本體一致外,思想以及行為都與一個新生生命無差異。而許多科幻電影上的克隆人往往是以與本體不完全一樣的性格形象出現的。影片中這種克隆則是把人的思想、記憶儲存了起來,融入克隆后的身體。那么在事實上,這種克隆人與本體已經沒有任何差別了,可以看做另一個本體,當然這僅僅當本體在克隆的思想儲存后立即死亡或者處于時間停滯才成立。人的精神或者說思想都是在社會上形成的,沒有經歷過社會的人很難形成完整的思維,諸如狼孩、野孩的故事便可說明。同樣,在社會上的人的思維也是在不斷的變化的,時間、經歷都可以改變。當人處于身體死亡的時候,思維也在一刻間停止了,但克隆相當與把人的思維嫁接到了另一具一模一樣的軀體,人在實際上得以繼續活下去。思維才是人的核心,那肉體已經無關緊要,思維就像是寄生在肉體上的寄生蟲,當這個寄主快毀滅的時候可以換一個。是這樣嗎?
我活著還是死了?
影片中的人們一次次的“復活”,他們認為復活那個人,就是“我”。這樣看來,人的存在只是一連串的記憶構成的,只要有一個載體承載這些記憶,我就是"我"。但是最后出現了問題。當最后大反派——克隆公司的老板要"復活"自己的時候,結果復制出來的克隆體把原體給殺了,“自己”殺死了“自己”。克隆體不顧原體的苦苦哀求,將槍口對準了原體,這是原體沒有想到的。老板本來是看自己要死了,就想克隆出自己,繼續活下去,認為自己是活著的;而繼承了原體記憶和思想的克隆體并不這么想,他把自己當成本體,我就是我,我是唯一的,原來的原體已經沒有活著的意義,已經“死了”,因此殘忍地將“自己”殺死了。如果人死前知道自己將要被克隆,那么他被克隆以后,他認為他沒死,如果人死前不知道自己將要被克隆,原體認為自己死了,克隆體與原體記憶保持一致.那么他被克隆以后,原體到底是死是活?
誰是我
其實該片的主角是克隆人亞當,而導演卻給觀眾設下了一個陷阱直到影片快要結束才指出:一直在與克隆組織斗爭的是假亞當,甚至連他自己也以為自己是真亞當!這不禁讓觀眾嘩然。當然,這也是本片最大的亮點,他讓觀眾體驗到如果真的有克隆人,你們也都將活在欺騙與無知的世界里。可見導演并不是克隆人的提倡者,他是在善意提醒人們“如果真的有克隆人,你們的生活將一團糟!”。
我不是我
故事的結束是真假亞當齊心協力戰勝了克隆組織,并且假克隆人得以全身而退甚至和真亞當成為了知己!可能是導演為了滿足觀眾的“慈悲”而特意安排了如此和諧的結局,畢竟整個過程一直是假亞當在賣命。影片沒有表明假亞當最后的歸宿,如果你是他的話,你是會選擇自殺,就當自己未曾降臨這個世界,還是在世界的另一端忘記以前所有,安靜地生活?
我是我
影片中還有一個打動人的故事,克隆人技術發明者的妻子已經被丈夫克隆過兩次了,她患有絕癥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在她第三次臨死前她請求丈夫不要在克隆她來延續她的生命了。確實,活得太久也會累,盡管生活是多么優渥還有愛人陪伴。這對那些想要長生不老的人來說是種諷刺。生命的可貴正是在于它的唯一,以克隆這一手段來挽留逝去的生命,不管是寵物也好人也罷都是笨拙的。
選擇
整部影片探討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復制人?電影中給的答案是“不!”。從倫理學角度來說,這是不應該的,是亂倫的;從生態學角度來看,這也是極度違反自然發生規律的。但我們想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也是在將來人類需要面臨的一個選擇。
“哲學”的意義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人類已經將科學技術武裝到了牙齒,為自己創造了以前不可想象的物質世界,但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麻煩、危機與困惑,戰爭、核能、克隆、轉基因……我們已經逐步“征服”了外在世界,但不是我們的內心世界。科學技術并不是完全利好,科學技術發展的越快,給人類帶來的好處越多的同時相應的給人類帶來的威脅、困惑也越多。假如真的像電影《終結者》提到的審判日到來時,我們何去何從?
“哲學”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鑰匙。我們這里提到的“哲學”不是通常狹隘的哲學,它縱橫東西,既包括東方智慧之源的《易經》,也包括西方的辯證哲學;它囊括哲宗,既包括冠冕堂皇的自然哲學,也包括影響世人的宗教;它“雅俗共存”,既包括高人賢士提出的驚世明理,也包括普通大眾道出的微言大義。“哲學”包羅萬象,單方面以自己為哲學自居,其它的都是旁門左道,這不是真“哲學”,這不能救人類,這不能發展人類。就像這部電影里,克隆體認為原體已經死了,把自己當做原體,殘忍地將原體給殺害一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類要想發展科學技術,讓科學技術為我們造福,就應該相應地發展 “哲學”,提高我們對“哲學”的認識與理解。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里少林寺的掃地神僧在勸解蕭遠山和慕容博是說過:少林寺的武功修煉必須與佛法參悟并行進行,一個人的武功修為越高,他的佛法修為也相應地必須越高,用佛法來化解武功修煉帶來的戾氣;否則武功越高,越接近于自取滅亡。
愿人人都能做個掃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