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張先在《木蘭花》詞中道:“人意共憐花月滿,花好月圓人又散。歡情去逐遠云空,往事過如幽夢斷。”
人生之路,機遇與挑戰并存,成功與失敗相連。我們不一定能全部擁有一個個美麗的風景,但完全可以創造一個美好的善待人生。
心境如此,心態決定狀態。
宋朝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詞中云:“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 碧空萬里,水波不興,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長江之水為酒,把北斗星當酒杯,再請天上的星辰萬象作為賓客來,和詩人一起細斟慢酌。此情此境,沒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這種壯闊、這種豪情,遍觀宋詞,無以復加。
如果是那滄海一粟,我愿隨波飄逸,時刻眷戀在海的懷抱,如果是那山頂一木,我愿風雪無懼,只為最早迎來朝霞最晚送走余暉!滄海之粟,山頂一木,亦本真亦是我!月華傾瀉,水風輕柔,閉上眼,靜靜感受自然的夜晚,如此靜謐而美麗。好的音樂就是一種精神的超脫、精神世界的享受。好的圓花就是祝福月圓美滿的中秋。
北宋晏殊在《蝶戀花·紫菊初生朱槿墜》中道:“紫菊初生朱槿墜。月好風清,漸有中秋意。更漏乍長天似水。銀屏展盡遙山翠。繡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慶人間瑞。滿酌玉杯縈舞袂。南春祝壽千千歲。”
玉字秋風至。簾幕生涼氣。朱槿猶開,紅蓮尚拆,芙蓉含蕊。送舊巢歸燕拂高檐,見梧桐葉墜。嘉宴凌晨啟。金鴨飄香細。鳳竹鸞絲,清歌妙舞,盡呈游藝。愿百千遐壽比神仙,有年年歲歲。
《定風波》(雙調)張先道:“素藕抽條未放蓮。晚蠶將繭不成眠。若比相思如亂絮。何異?兩心俱被暗絲牽。暫見欲歸還是恨。莫問。有情誰信道無緣。有似中秋云外月。皎潔。不團圓待幾時圓。”
白月光照天涯的兩端,越圓滿越覺得孤單,成功喜悅無法分享,痛苦憂愁無人分擔。海中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來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劇中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恨月長圓 。
弦月最美,因其孤清懸在天一涯;
相逢最好,因其水面風過不留痕。
歐陽修 在《蝶戀花》中云:
“一掬天和金粉膩。蓮子心中,自有深深意。
意密蓮深秋正媚。將花寄恨無人會。
橋上少年橋下水。小棹歸時,不語牽紅袂。
浪淺荷心圓又碎。無端欲伴相思淚。”
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后先相繼,自夏徂秋,此時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
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乃夏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靜以致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鋪一張紙,蘸幾點墨,抒幾卷云煙故事,寫一段似水年華。
佛度有緣人,不是所有的人,手捧經卷,耳聽梵音,就食髓知味,性空了悟。每個人,在滾滾塵浪中,都是遠航的船,佛說回頭是岸,可何處是你要停泊的岸?佛一定會說,世間風塵無主,蓮臺才是眾生的歸宿。難道將船只系在人間柳岸,就是執迷不悟?遍賞秋月春風,就是貪嗔欲癡?既是各有各的緣法,你禪坐蒲團,一盞青燈,一方木魚,幾冊經卷,潛心修行,淡泊度日。我亦可貪戀煙火,殷實人家,幾間瓦房,四方小院,守著流年,幸福安康。
在物欲浮華的時代,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就靜下來,回到本心,感受上天賦予的智慧吧。
花兒隨風搖曳,舞姿輕盈,恰是一個害羞的美人,惹人憐愛。
月兒輕輕微笑,圓滿鼓動,恰似唯美輕盈的老人,慈愛有善。
金菊怒發桂花香,滿月飛明鏡,人間添吉慶,團圓家家情。
佳節滿溫馨,喜迎中秋送祝愿,消息寄我心。合家幸福樂無盡,祝友人永遠有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