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分兩面,一面是內在的感受,一面是外在的和世界的互動。
外在的和世界互動,又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世界的建模,逐步構建起對世界的了解。建模并不苛求完美的準確或者真實,反而更加注重于學會識別關鍵變量。建模同時也要考慮領域性,在關鍵的領域細化,在不關鍵的領域把握大綱。建模的關鍵兩點是信息源和自身利用信息建模的能力。聰明的人,是能夠以獨特的,更好的方式建模的人。
外在世界的另外一部分,是自身的策略。策略是自身和世界互動的方式。好的策略,往往是1 具有杠桿性,能夠使用更大系統的力量。2 具有大局觀,不會近視和短視。3 避免負面黑天鵝,即使最糟糕的結果發生,也不傷及根本。性格、能力、組織等等,都是策略的外顯表現。策略分為設計和執行兩步。能設計好的,不一定能執行好,所以需要通過持續練習和積累提升能力。
人生的另外一面,是內在的感受。感受之所以重要,是因為1 它是人生的意義所在。人存在的本質,除了感受外,別無它物。2 內在的良好整合,是外在建模和策略執行的基礎。內圣外王是也。
關心內在感受的常見錯誤,一是沒有意識到人并不是完全主體化地存在,人處于各種系統中,既使用系統,又被系統使用。這點的錯誤在于只關注自己感受,不尊重他人感受。二是,沒有意識到人生不是一時半刻分離的片段。人的整個人生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點的錯誤在于對當下的感受賦予權重太高,而降低了人生整體的平均感受。
以上是一種人生建模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