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 ? ? 星期一? ? ? 陰
? ? ? 給予孩子所需要的,而不是我們想給予的。
? ? ? 今天看到少兒期與青春期自我意識的發展,里面講到逆反期培養自我意識,給予孩子話語權,允許孩子把話說完;給予孩子決策權,允許孩子參與決策;給予孩子評判權,允許孩子評論是非;給予孩子自主權,允許孩子獨立安排;鼓勵孩子自我反省。在二個孩子的教育過程,對女兒是沒有做到這份培養,所以在自我反省的過程她看到更多是那份缺失沒有得到的愛,重回到四個允許的過程,更多是讓她表達出她所壓抑的情緒,去成長自己。昨晚放學接她時,我們都有聊到這話題,她說受傷的都是老大,還好你醒悟了,弟弟不用去經歷那樣的痛苦。我說我也是在學習慢慢成長的過程,發現了才意識到,以后你提前學習就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兒子在這四個允許是富足的,在反省時他能看到自身的問題去調整自己的狀態,經常能保持喜悅的心情。也許我的童年有些不被允許的過程,我也在用這樣的方式在療愈自己。
? ? ? 我們所匱乏的,也給予不了他人,沒醒時,孩子就被延續同樣的狀態,當他們的行為戓是言語觸碰到時,我們的痛會放大,看不到時指責孩子,看到時才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親人會放大讓我們去看,視而不見就開始產生矛盾,看到了才發現那個對抗的原來就是自己,因為需求期盼的投射,外求時讓自己成魔;醒悟了發現自己都有,安靜了,矛盾也消失,變的和諧起來,愛也開始有了流動。
? ? ? 最近的自己通透很多,取舍之間少了很多糾結,沒有內耗,讓自己越活越明白。我不是特別喜歡去追求啥,相比較追求,我更喜歡安靜的呆著,按自己的節奏做我想做的事情。活出自己的狀態就好,能夠影響到的,也是能與自己同頻的人,這樣不會讓自己那么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不會被事情所困,取自己所需去用就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