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邱禮濤一定有受韓國電影《隧道》的啟發(fā),當然也并無過多模仿,但除了主體故事都發(fā)生在一條隧道內,《拆彈專家》想要呈現(xiàn)和傳達的某些東西,也有諸多契合之處,當然《隧道》更多的是從人性的角度深挖,和對現(xiàn)實社會問題的反思,而《拆彈專家》是從一位警察的職責切入,表現(xiàn)了那些孤膽英雄在面臨生死抉擇時的犧牲精神,可能不如《隧道》那樣具有人性的深度,但同樣體現(xiàn)了人性的光輝,同樣值得尊敬,令人動容。
求新求變的港式警匪片
《拆彈專家》作為一部典型的港式警匪片,它要講的故事并不復雜,高級督察章在山(劉德華飾)曾經作為一名臥底,在一次特別行動中配合警方,成功逮捕了打劫金庫的犯罪團伙頭目火爆(姜武飾)的弟弟,而章還是一名拆彈專家,七年后火爆升級為泰緬邊境的恐怖分子,帶著一隊雇傭兵和一千公斤C4炸藥回來報復,挾持了幾百名人質,揚言要炸毀整條紅磡隧道,并指定只與章在山一人談判。
令人驚喜和出乎意料的是,全片雖然基本還是典型港式警匪片的那些人設,比如我是一名警察,而你是賊,警匪不能兩立,但并非全都落入俗套,比如章在山在慶功宴上解釋自己為何要當一名拆彈專家,他所講的故事和理由令人信服,也豐滿了其人物形象,包括那位人質警察被爆身亡,都跳脫出了傳統(tǒng)的港式警匪片,拍出了新意,雖說像廖啟智飾演的富豪表演還是相當?shù)哪樧V化,但如姜皓文飾演的警察應激創(chuàng)傷后的心理變化,以及吳卓羲飾演的阿斌的很多細節(jié)表演,都拍得很耐心。
劉德華貢獻了個人最新的精彩演繹
劉德華在本片中的表演絕對值得稱贊,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同時含蓄克制,把一位警察在愛情上內斂和工作上的盡責,都演得很有說服力;而姜武飾演的面無表情的犯罪頭目,其心狠手辣與瘋狂變態(tài),同樣干脆利落,不落俗套,如此有演技擔當?shù)木穗p雄間的較量,才足以撐起全片的戲劇張力,營造十足緊張的氛圍,得以緊湊地推進敘事。
好電影得動真格的
據(jù)說為了拍攝紅磡隧道那場戲,劇組花了兩個月特地搭建一條1:1的紅磡海底隧道,一磚一瓦都是按照真正紅隧的材料和質感建造而成,導演也在采訪里說,全片的動作戲包括爆破,都是實拍,總共動用了超過150輛車,制作費超過1.8億港幣,而為了真實還原角色,劉德華身穿重達40公斤的拆彈服親自上陣,并冒著30多度酷暑拍攝,全片的打斗戲都不用替身,有了如此敬業(yè)的表演和動真格的制作,影片才能呈現(xiàn)真實的質感,也才會有隧道內槍戰(zhàn)的高難度場面調度,最后的隧道爆炸更是拍出了災難片的感覺。
港片真的開始復蘇了
近兩年的香港電影,如最近的《一念無明》,到之前的《三人行》、《寒戰(zhàn)》、《踏雪尋梅》......確確實實感覺到非常踏實地在拍片,題材更多樣,制作上也更用心,黃金時代的香港電影就像一位大少爺,過慣了好日子,隨隨便便拍都能賺錢,后來大家的選擇多了,在好萊塢和韓國電影的相繼夾擊下,香港電影陷入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低迷,好日子不在了,大少爺一下被打懵了,反應比較遲滯,如今清醒過來,畢竟有之前的基礎,加上如劉德華零片酬接演本片這種為了香港電影的這股勁,如若能像韓國電影先在類型片突破,應該很快就能看到大面積的復蘇,倒是我們現(xiàn)在像大少爺,號稱電影市場一片大好,好萊塢都得看我們臉色,卻心浮氣躁,很多都是為了短期的票房利益粗制濫造,那有一天會不會反過來呢,危機感確實能催生出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