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不想板著面孔來裝產品大咖,也不想捻著蘭花指來裝小清新,文檔寫的累了,隨記幾筆。這篇文章不投任何稿,隨便看看。
最近比較累,各種加班開會馬不停蹄。在旅途中,常常萌生退意,覺得忙忙碌碌所謂何事,不如謀一閑差,終老此生算了。此意一生,立刻又開啟自嘲模式:當初好好的閑差不做,吵著鬧著要去創業的也是你自己來著。
我深知自己,嘴上抱怨累,心是誠實的。
我剛來創業公司的時候,多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是不是看準了他們的業務模式,是不是看中了他們的團隊,是不是給你了高薪,是不是許諾了你股權。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我內心都不是那么理想。從數據的角度上來說,這份報告挺難看的。然而,我也接受了,而且接受的非常突然。
那時臨近新年,我剛入職到一個新公司,職位滿意,薪資不錯,工作也很清閑,但我入職的第一天就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只不過,離開這里又能去哪里,常覺得迷茫。因為,市面上的大多數工作,看來也無非如此。幫人做系統,幫人搭建理財銷售體系,資金清算,做資管,消費金融,信貸賬戶,這個那個,blabla,想想就倦意叢生,似乎能做的也就這些,然而又不甘心。
還記得是一天清晨,父母回老家奔喪,只留我一人在家。
那清晨如此明亮, 拉開窗簾,窗外一片雪白,想起逝去的家人,忽然心里就靜下來了,一個聲音在大腦里說:你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你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
毫不猶豫一氣呵成的,我撥通了電話:我想好了,準備加入你們。
沒有像一個分析師那樣去思考,沒有像一個產品經理那樣去掂量,沒有像任何人想的那樣去反復權衡什么業務模式什么股權比例什么預后什么什么一切的東西。我只知道,big things, listen to your heart.
我是一個挺敏感的人,容易被感染,但常自詡,唯其這樣,才能做好產品經理,實際上,只不過是為自己的不成熟說些掩蓋的話罷了。說我沒有功名利祿心,這是不可能的,我又不是圣人。而且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價值,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社會給ta估價多少。所以,既難免俗,不妨流俗不吝。
以上的話,多有矛盾,邏輯內常有不通,然而這才是真實的我,你們看到的那個邏輯嚴謹的我,只是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