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地地道道純的不行的理工女,我從來不真切的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么,我以為我會一直學著適合我的理科,然后找一個相關的工作,平淡的過完一生,可最終我還是錯了。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當時的一個小決定,小想法對未來有多大的影響。
大一那年,我加入了學校校報,說真的,當時只是因為自己喜歡看書,仗著一直以來優異的語文成績想去試一試。我幸運的入選了,新聞評論部,最專業最有新聞敏感性的部門,從此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樣,我發現了什么是真正的熱愛,我找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適合。可是,我一直都不敢承認,也不敢對別人說,甚至都不敢想。我是一個工科女,是離媒體行業有著十萬八千丈遠甚至是兩個極端的學業。
真正給我力量的是因為一本書,劉同的《誰的青春不迷茫》,后來我又讀了他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是他的文字讓我有了追求夢想的勇氣,也第一次有了想不顧一切的沖動。
在堅定了信念之后,我對父母說了我的想法:“我以后想做傳媒。”結果我想大家都預測的到,父母是堅決反對的,爸媽覺得現在學傳媒學新聞的學生都可能找不到工作,更何況你一個跨行的人,又沒有經驗,又沒有專業知識,只有著熱情憑什么在社會上立足?“還是老老實實找一個本專業的工作吧,你這專業還是很容易的。”媽媽這樣對我說的。
可我偏偏是個倔強的人,只要做了決定就不會輕易改變。我默不出聲,只是低著頭。從此我和爸媽的拉鋸站打響了。在多次勸阻后仍然沒有效果,我媽終于爆發了,我們有了這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吵架。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和爸媽只要說到這件事,都會吵上一會兒。你們知道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理解你不支持你的絕望嗎?我知道。
雖然絕望傷心,可是在爭吵中我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我更加的勇敢了,所以我也就有了勇氣告訴我身邊的朋友們,親人們:“嘿,你們知道嗎?我有夢想啦!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媒體制作人!”
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身邊的朋友,親人都深深擔憂的委婉的勸我放棄。當時的我像是站在一座孤島上,孤立無援。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夢想不能只存在在口頭上。我開始不再出聲反駁,開始不再到處宣揚。我冷靜下來,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思考夢想的意義與我夢想的現實。三個月,我整整用了三個月,我將自己的心剖析的透徹無比,我知道了我這不是三分鐘熱度,也不是什么隨便說說,它就是我的夢想,我一生第一個夢想,也是最后一個夢想。
我開始堅定的相信我是對的,也深知夢想道路上的艱辛與不容易。可是,沒有夢想的人生還有什么意義?無論怎么樣,我都想試試。我不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時,想著當年沒去努力過得夢想,帶著遺憾離開人世。我只想去試試,想去看看,我才二十歲,我還有大把的時間去努力,我還年輕,我還有輸得資本,打不了就重頭再來。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反對和壓力,我開始變得不在乎,我通過各種途徑去學習我所需要的技能。我參加市里的報紙成為記者,去跟老師學習排版,我做微信新媒體增長經驗,我做電臺主播學習配合……只要我可以抓住的機會我都會去讓自己試一試,我每天忙碌得像陀螺一樣,幾乎每天都會熬夜,也幾乎每天都在奔波。那段時間,我兩周瘦了六斤,當我回家的時候,媽媽第一次對我說:“寶寶,既然你想清楚了,想去做的就去做吧!”
第一次被人理解與支持,我不知道該說什么,只是一直躲在房間里哭。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哭,哭什么,或許是哭自己的努力被看到了,或許是哭夢想終于理解了,又或許只是自己一個人繃的太久,突然有了依靠整個人就崩潰了。不管怎么樣,我更加有了動力,因為我知道我后面有人在為我加油,我不再是一個人孤立無援的去面對世界。
我不知道現在人們都是怎么看待我這樣他們眼里“出格”的行為的,說真的,我不在乎了,有了哪怕一點點的支持,就像獎勵一樣,我也更有信心與勇氣一直走下去了。現在的我除了好好的做各種工作之外,還在學習小語種和英語,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去國外取取經,學習先進經驗,回來發展我們的弱項,我在為我的未來添加砝碼,我也希望我可以為以后的傳媒事業做出自己的力量。
當沒人支持你的夢想的時候,別害怕,堅持住,別忘了你還有你自己,你還有自己在支持你!世界會對努力的人溫柔,會給努力實現夢想的人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