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近因為剛剛接觸了一些理財知識,當認識到理財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時。不得不說我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最近我每天讀的書,都大抵與理財有關。當然也找到對應推薦書單,于是這本《30年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便收入囊中并字斟句酌完畢了。

我當然不想詳盡的說明這書中都講了什么故事,我想說的是,故事中讓我深深體會到的且實實在在的感受。

沿著書中的軌跡,我能看到當一個將至中年的一家之主通過書中設定的情節,明白未來30年后自己會面對什么樣的生活時。那種忐忑顯露無疑。試想現在的你,以及你現在所擁有的經濟水平,你能養得起,30年后已經沒有勞動力,沒有薪資后你嗎?

首先請跳過那些成功企業家,能成功創業,擁有雄厚的家庭背景實力…等等可以不需要擔心未來的小部分群體。我想說的是,我們是社會的普遍大多數。所以當我們領不到薪水且喪失勞動力時,我們能怎么辦。

多數年輕人把自己稱之為剁手黨、月光族甚至啃老族。但可悲之處在于我們仍沒有羞愧之心,憂患意識。我們理所當然的說,我年輕,我要人生精彩。卻忘記顧及將來老去的你。所以為了你的退休生活,該是著手理財的時候了。

大道理不多說,說多無益。那么我們面對這樣的窘境該如何應對呢?

01

設計目標資金

我們需要事先根據用途設定好必要的目標資金,這樣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對任何問題都能泰然處之。目標資金可以舉例如下:住房資金、教育資金、子女結婚資金、家庭環境改善資金、應急資金… 當然因人而異,要知道目標資金是你理財最終想實現的財務目標。

02

個人/家庭財產結構調整

財產的結構調整就是事先考慮到未來所需的目標資金,然后果斷地放棄那些不必要的支出部分。發工資的當天最好就進行預算,將自己支出控制在預算內,并不斷投資和儲蓄。

當然這其中涉及到我們務實的第一步,記賬!我們要著手記賬,記賬的目的是更好的總結支出情況,從而根據自己的情況做最優的調整分配。

來說幾點記賬tips,記賬時針對記不清的開支用途,金額不大的話可以單列“不足項”或“剩余項”;可以使用現有的相關App,有統計功能方便查看;每月要建立預算;標記出選擇性支出(就是指那些不是必要的支出項目)。記賬后目的是要找出支出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善~

03

儲蓄和投資

儲蓄人人皆知就不贅述,說說投資那些事~首先要說投資不僅是針對金錢投資,同時包括對自己的投資。比如提高自己英語口語能力,業務處理能力,以及人際關系能力,當然還包括健康投資。自己潛能盡多挖掘后,才可獲得更高的年薪或延長自己的勞動時間。

另一方面便是金錢投資。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投資,書中也著重推薦長投基金這種投資方式,相對來說因為分散風險了,收益也不錯。而且不需要我們花太多精力。當然不限于基金這一種投資方式。

基金投資書中講到成功的五個原則,三個核心原則:“挑選優良基金”、“分散投資”、“長期投資”。此外的兩個原則“找到符合自己的投資取向”、“積極聽取專家的意見”。

04

20歲的時候我們主要精力是投資自己。以及基本的保險保障,投資也是以分散投資為主。不要擴張自己的虛榮心和欲望也是關鍵。

30歲的時候我們要搞清楚自己的資產和負債情況。因為這個時候購置房產,貸款,購車等會成為我們的主要支出。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不要過分追求資產規模,要經常檢查凈資產情況。

40歲時,資產結構調整需重視。保證退休生活資金,開源節流。

50多歲,投資方向轉移是重點。投資高風險的產品要格外小心。

05

理財意識的形成是很重要的。現在你可以不關注理財細節,但要有這樣的意識,哪怕開始省錢,開始提升自己,開始規劃支出。都是好的,至少你開始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