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年6月21日5:20-6:15 ,今天起來的已經5:01,匆匆忙忙上了YY語音,已經錯過了老師的第一部分的內容,好在有光幕的筆記和大家的分享,所以自己就根據理解整理了Day1的讀書筆記。
Q1: 為什么要共讀?
永澄老師已經領讀過《如何閱讀一本書》、《好好學習》,所以關于共讀的好處,老師有更多的感觸:
1)從共讀中獲得極大地收益。
2)是經典之作,被大量的引用。
3)解釋系統所必須的。如何解釋一件事情,根據認知緊張度的程度通常的三種情況:輕松啟動,專家思維;不高不低時劇中時,啟動理性思維;特別緊張,可能發生傷害、感覺恐懼,進而選擇逃避。
4)決策系統所必須的。偏見和啟發,是根據可得性法則還是經驗法則,做出決策呢?
Q2:為什么要采取共讀的方式?
決策的依據:符合五大決策依據,高概率正確的事情。
1) 認知深度的增加:本書的概念很多。
2) 在能力圈范圍內:把復雜的事情用流程圖表達出來,進而把難的事情變得簡單。
3) 符合復利效應:每做一次,理解力的提升,自我迭代,自我成長。先理解,再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方的意思。
4) 邊際成本遞減:未來再做同樣的事情,成本降低。讀書后很多知識變得容易理解,要讀關鍵的書,讀一本勝過100本的書。
5)正向黑天鵝高發地帶:利用不確定性獲得巨額的收益,去往信息不重疊性多的地方、結構洞比較大的地方。
Q3:為什么早上開課?
1) 積極主動的人,對自己有自我要求,獲得同頻的用戶。
2 ) 存量和增量的關系:對自己的要求,每天保證兩小時的讀書量,很多成功人士都在早上閱讀。要讓自己的存量始終有余,存量用完,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不斷利用存量帶來的問題:TMBRT,甜面包熱湯模型。如,遇到事情(觸發器)---使用存量(產生行為)---解決問題(收到好評)--又使用存量,形成一個路徑依賴,天花板,想超越天花板,自動退縮。每天都要保持增量,才能有未來高概率的爆發。否則,人到中到中年抑郁感爆發。所以要留力閱讀,不斷地輸入,思考、反思,用增量生活。
3)重要不緊急,安排時間每天閱讀。
4)平庸的方案得到平庸的回報,用標準九的理念做事,大部分人是標準五,就如同很多人是在玩還是在晚上開課。
5)有助于積累勢能。要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每天必須積累。就學習所得用作品聲音體現出來。
6)培養內在的秩序感,有些事情,自己做著做著就撂下了。TMBRT:遇到觸發器,產生動機,做,滿足,觸發器敏銳度降低,不斷地響應觸發器。秩序感不夠強烈,不知道怎么去決策。要訓練自己的秩序感。
Q4:如何推進這個活動?
1)研發形式:面向少數人,慢閱讀,真正的而看看分析閱讀的方式。想要理解力+共讀的方式。
2)產品形式:面向多數人的需求。智商稅+小主題。
Q5:如何才算完成這個活動?
1)完成任務可以得到下次免費共讀的機會。未來獲得巨額的收益。可以選擇自己的方式,給自己訂標準,作業符合讀前設立的標準,就算完成任務。
2)將研發轉換成產品,認知深度加深。構建解釋系統、決策系統、假設體系和反思的過程。
? ? ? ?收獲:第一天參加共讀,雖然有很多的概念是第一次聽到,但感覺自己的增量在增加,心中滿滿的幸福感!感謝永澄老師帶領我們一起成長!明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