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境由心生
? 花了兩天的時間,把擺渡人翻完了,合上書頁。內心是一些甜蜜的感覺,如同看了一部穿越劇般,結局是大家喜爾樂見的大圓滿,不過作者也給大家留下了想像的空間。
? 故事的大致情節是:主人公迪倫是一個15歲的女孩,在去與多年未見的父親見面的火車上出車禍靈魂出竅,在被靈魂擺渡人崔斯坦擺渡靈魂時,和崔斯坦相愛,并成功擺渡了崔斯坦,把崔斯坦帶回人間的故事。
? 整體劇情如同穿越劇一般的愛情故事,哈哈,圓滿的大結局總是讓人歡喜的,所以看完了之后是滿足的感覺,對于這本書,很多人褒貶不一,但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不想說這本書有多么多么的精彩,但至少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是投入的,情緒會隨著劇情的推動而變化,里面的一些點,對于目前的我是有一定的觸動的!
? 讀到這本書,一開始是有點恐懼的,因為看簡介說火車失事后,就主人公一人生還,然后就遇到男主人公這樣的故事,可和朋友談論時,她說好像是就主人公一個人死去。所以像看鬼故事一樣,尋找著不一樣的地方,心里也是有點小恐懼的,當劇情推動到主人公終于了解到她死了,現在是她的靈魂在荒原被擺渡的過程時,我的心情也放松下來了,接下來的劇情就全當言情小說看了!
? 全書有一個點觸動到我了,在荒原行進的過程中,崔斯坦告訴迪倫,她的身體的感知,荒原的道路、天氣的形態,包括安全屋和他的樣貌,都是她心的映像。她困是因為她覺得自己要睡覺,她心情不好,天氣也就不好,她抱怨山路崎嶇,道路就會越坎坷……看完全文,我認為其實就是說每個人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擺渡人!這一點對于現階段的我來說呢,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實際上生活中有很多所謂的困難,不過是我們想像中的困難。有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實際去面對或者實際去解決它們。我們總是被想像中的困難嚇住了,我們總是在懷疑自己解決不了那些困難。? 并且不斷被自己心境中的困境給逼退,把問題越看越大,不好的方面在不斷擴大,連帶效應,所有的方面都變得糟糕起來。
? 生活的不如意固然存在,如果我們能夠像迪倫那樣,面對困難不畏不懼,知難而上,自己渡自己,結局一定不會太差!
? 朋友問我,你看每一本書后都會寫讀書筆記嗎?我說不一定,但是讀后有感觸就一定會寫下來,每個人每個階段,讀一本書,有何感想其實是不一樣的,如同島上書店所說的“我們在二十歲有共鳴的東西到了四十歲的時候不一定能產生共鳴,反之亦然。書本如此,生活亦如此。”在這個階段你讀這本書得到這樣的啟示,再過一個階段,你看到的又會是另一個方面!我的記錄是為了更加的去了解自己,我有寫字的習慣,是因為我認為,說話是為了讓別人明白自己,而寫字則是讓自己了解自己!有些時候,問題理不清,想不明白,我都會寫下來,在我看來,這其實也是一種自我擺渡的 過程!
文句摘抄:
1.屋子里坐了三十個人形機器人,個個都在說著毫無價值的廢話,就好像正在演一出能改變生活的大戲。
2.我用最合適的相貌出現在每個靈魂面前。在遇到下一個靈魂之前,我一直保持這樣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個靈魂之前是什么模樣。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為有你們的需要。
3.“每一個靈魂都是獨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過錯。”
4.迪倫,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你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
5.“嗨。”她也輕聲回了一句,嘴唇顫抖著露出了微笑,“原來你在這里。”
“我在這里。”
6.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7.Life.Death,Love~Which would you cho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