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在看完了《擺渡人》,未看之前確實看過很多書評,知其是講述一個靈魂向導的人。
我的想象中該書講述的應該就像是一個賢能的老者給迷途的羔羊指點迷津,或者苦口婆心的教誨,小羔羊最終感動并領悟了老者的苦心,最后奮發圖強取得圓滿成功的結局。或者,該是個激情演講,一個激奮人心的雞湯。如今,市面上的雞湯太多了,多得泛濫,以致于毒雞湯橫行霸世。我想這么名氣高漲的勵志書,怎么是毒雞湯,我期待一次靈魂的碰觸。
還記得大學時記憶比較深刻的就是老師叫我們背誦的《I ?have a dream》,還特別背誦了。在恰好那個夢的時候讀到這樣的文章,確實激勵著我們,在造夢的時代造著夢。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 and live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on the red hills of Georgia,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s and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 owners will be able to sit down together at the table of brotherhood.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even the state of Mississippi, a state sweltering with the heat of injustice, sweltering with the heat of oppression,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an oasis of freedom and justice.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 《I have a dream》節選
帶著期待和質疑的心情去讀《擺渡人》,我讀得用心而不仔細,也并沒有好好記住文中的語句和情結。讀過之后,我忘了書中內容,但是我體驗了書中靈魂。
該書確實帶有勵志成分,卻并不是什么雞湯。這是講述的故事,一個普通的靈魂和一個普通擺渡人的故事。于千千萬萬之中相遇,普通的相遇,卻又是特別的緣分。其實每個靈魂都是獨特的,當遇上頻率共振的靈魂便是幸運。
我說不清楚自己哪樣的一個人,也說不清喜歡哪一類的人。當某一天,遇見,你我便有了很多話題,我一下打開了話匣子,我敢于把心中陰霾拿出來吸收點陽光。
命運很神奇,似乎總相遇的那刻便開始了,預料之外的悄然變化。本該痛苦不堪的死亡,十五歲的迪倫卻坦然的接受了這個事實,沒有特別的悲傷。走過荒原,遭遇荊棘和各種惡心得東西,最可怕的就是惡魔的乘勝追擊。一路上,惶恐不安,好在崔斯坦總是那么信心慢慢,跌跌撞撞的迪倫才能安全地跟在后面。漸漸地,彼此才發現每個靈魂都有獨特的魅力。
在荒原之中,每日有坎坷的山路,還有不明物襲擊,最怕是惡魔的追趕。倘若不能按時感到安全屋,一切都會以噩夢結束。在一路上,迪倫有抱怨,有恐懼。最后她發現自己變了,變得更加堅強,可以掙脫惡魔的魔爪,心中的陰郁漸漸散去。
他是個擺渡人,靈魂的向導,重復著相同的工作,對現狀已麻木。但是,他面前的這個女孩得知自己死亡了并沒有哭哭啼啼,她卻是那么地坦然。她似乎就是他的天使,會真心關心他的心情,她單純的笑容是如此燦爛且令人陶醉。這一路上,他是如此的想要去保護一個人,
這也是一個愛情故事,告訴我們如何去愛。
但是眼前的這個靈魂太特殊了。他就算犧牲了自己也要保證她的安全,這些傷痛跟這個相比也算不了什么。
見到你真是太好了,一個人孤孤單單真可怕。而且······
周圍的一切紛亂不堪,危機四伏,她幾乎喪失了自己的一起,可偏偏就在這里,她卻突然感覺到了······圓滿,這怎么可能呢?
她歷經千辛萬苦走到現在可不是來送死的。崔斯坦的面容又一次浮現在她眼前,那雙湖藍色的眼睛是擺脫現在糟糕處境的靈丹妙藥,就像吹來了一陣新鮮的空氣,讓迪倫一下子變得充滿斗志。
她可以劃船回去,在最后那間安全屋躲一晚上,明天就能重新跨過那條分界線。
然后就是完全、徹底、永恒地孤獨下去。
明天一早,她就要出發去尋找崔斯坦。她暗自發誓,這一次她絕不會再受恐懼心理的擺布,這一次一定要找到他。
“我心里有希望”,她紅著臉說,“還有愛”。迪倫望著他,一雙碧眼射來熱辣辣的目光,“相信我”。
原來你在這里。
我在這里。
原來,不知不覺之中彼此都開始放心不下對方。但是,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他們都有彼此的路要走。無論多愛,崔斯坦卻不能坦然說出他并不能陪伴迪倫一直走下去,因為他根本跨越不了那道門。
人生最大的無奈莫過于心有力而力不足。面對愛,只能默默放在心里。
面對生存、死亡與愛,該如何抉擇?生命走下去的意義何在?瘋狂的念想開始了,再次面臨這選擇。回去嗎?再次經歷一次劫難,最后會付出怎樣的代價。一種力量支撐著迪倫。
再次穿越那條黑暗的火車隧道,迪倫依然很緊張,但是他一直在寬慰崔斯坦。她并不肯定他和她能在一起,但是必須相信,必須去努力。
故事的結局很完美,迪倫和崔斯坦跨越了那道門,歷經重重障礙一起回到了迪倫的世界。
故事總是令人千般回味,擺渡人?誰是誰的擺渡人!
作者簡介:溫飽線下掙扎的小職員,日出而作,月出而歸。公眾號:夢里知落花(dreanmga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