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謂的閱讀能力差是怎么回事?我想從我身上就能做一個比較好的說明。
每年一開始,我總是想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每月讀2——3本書,每年讀二三十本書,可事實上總是做不到,為什么?除了工作太忙,我想,我不會讀書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怎么叫不會讀書?我說說我是怎么讀書的就知道了。
不管讀什么書,我都讀得特別慢 ,就算是小說,我也快不了,因為我不會一目十行地讀。若真這樣讀,恐怕一本書讀完,讀得啥我一概不知道。我讀書真的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看,有時甚至讀出聲,若是哪一句沒注意掉下一個字或者讀顛倒了,我必定會倒回去重讀,否則我心里就過意不去。若不倒回去,我就會覺得我一定掉下了重要內容。我得把每一句都讀明白才行,就像小孩子讀課文,甚至比他們讀課文還要認真。這不是職業病,而是我從小除了課本外,基本沒讀什么書,沒鍛煉出讀書的能力。這兩年盡管一年也讀個十本二十本的,但是不管用,這個年齡這個數量,已經培養不出該有的讀書能力。為什么?
在聽橡果書院初級認證課程中的《為什么要海量閱讀》這一講時,我覺得我的閱讀能力差可能就是沒有經過海量閱讀,沒形成自動化閱讀能力。什么是海量閱讀?海量閱讀在什么時候進行?
課程中說,小學中段(三四年級)是形成自動化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每年的閱讀量,不少于1000萬字,大概100本書左右。兩年下來,讀到2000萬字以上,大概200本書。一半以上的學生,在正確的指導下,閱讀量甚至可以達到2000萬字/年以上。如果三四年級學生的閱讀量足夠,那么,自動化閱讀就會順利過關。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閱讀能力應該從小學中年級通過海量閱讀來培養。但是,課程中也說到,海量閱讀并不是速度,不是快速提取信息,是享受閱讀的過程,也是形成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的自動化閱讀能力。
盡管這樣說,可是我還是覺得,沒有大量閱讀,培養不起閱讀能力,連真正地享受閱讀都做不到。而對于兒童的學習來說,除了閱讀能力,當今的學習局勢勢必要求他們還要有閱讀速度。而他們現在閱讀能力差,與他們讀書少很有關系,所以,問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真的該領孩子進行進行海量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