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個世界有兩件事很難:一件是從別人口袋里掏出錢;一件是把思想裝進別人腦袋里。
我認為,還有件事更難,就是把思想融進別人心里。而有一位大師思想卻恰恰融化了千千萬萬、幾十代人的心,包括我。他就是長在我五百年前,去了五百年后的心學大師——王陽明大師。他人雖不在了,但他的智慧卻仍熠熠發光。大師在五百年前龍場突然悟道——“吾心俱足,不假外求”,而我在五百年后讀大師學說,也恍然大悟了——三個小道理。
一、人人都是圣賢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身邊總會有些憤青,別人出名了,他說潛規則;別人發財了,他說靠關系;別人中獎了,他說內定。而我好慚愧,曾也做過好長一段時間這樣的噴子,但幸運的是我悟性還行,磕磕碰碰追尋這些年,終于迎來王大師的點撥,驚醒夢中“我”——原來我們都不壞哦。
大師說:人人都是圣賢。第一次讀時,我就望四周一望,遍地蕓蕓眾生,誰是圣賢,終不乏大多凡夫俗子,當然我也有點自知之明,不敢妄稱圣賢。大師又說了:吾性自足。用今人的話譯:我們都是有做圣賢的潛能哦。是不是頓時自信滿滿哦,有當一回圣賢不錯的感覺,,可馬上又茫然不解:怎么做呢。好吧,繼續讀,大師又給答案了:致良知。大師認為人人心中有個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惡。只要我們按良知的去思考做事,堅持做下去,就會接近/成為圣賢。
讀了大師的一番話,我們是心動了吧。想了一會兒大師的話,我們該行動了。首先知道是非標準,“是”合乎客觀規律/符合大眾利益;“非”違背事物本質/否定百姓需求;其次,認定了,就不要猶豫,不要徘徊,毅然去選,果斷決定;再次,努力去堅守所選,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要有始有終,堅持到底;最后,長期去持續不斷地堅定踐行。如此,就算做不了圣賢,也不會太差了吧。
二、存天理,滅人欲
人生在天地間,一定有需求,沒人能否決;人活在世俗里,人必然有欲望,大家都承認。但需求比較容易滿足,所以我們經常就會快樂;而欲望不能很好實現,所以我們也會不時痛苦。而王大師這時又給我們開了一劑精神良藥——“存天理,滅人欲”。
“存天理,滅人欲”,前半句好理解,“天理”就是人的心性,就是人的良知,就是宇宙的一切自然法則,“存天理”要求我們內心要恪守自然法則;而后半句,我們可能又不淡定了,“滅人欲”是不讓吃不讓喝,那我們怎么活;不讓戀愛結婚,那人類不就要滅亡了。看你猴急的,繼續看大師說嗎:此人欲,乃私欲。大師又解釋道:私欲就是不合理不正當的欲望。大師點到即止,而你可能意味未盡,還要問“什么是合理,什么是正當”。那好吧,就來聊點我的個人賤解吧:打個比方,你肚子餓了想吃,是合理的;你肚子飽了,還要死撐,是不合理;你通過自己勞動獲取相應的財物,是正當的;你通過不勞而獲、巧奪強取而得到財物,是不正當。到此,我就可以借大師的話獻一句感悟:修煉良知,去除私欲。
我們可以由此而快樂,但這顯然不夠,還需要使點力。那好吧,先了解一個公式:幸福=效能/欲望,再從公式分析:欲望參數不變,效能越大,就越幸福;效能參數不變,欲望越小,就越幸福;次之,從效能方面,我們可以努力增加獲得效能,提高點快樂;從欲望方面,我們能夠盡量減少過度欲望,讓自己更幸福;最后,最理想的幸福方法:欲望能更少,效能更大■現實點的幸福方法:效能可能不大,欲望盡量少點。從今始,幸福出發;到明日,快樂長在。
三、知行合一
有人會陰陽差錯、糊里糊涂做了好事,這是只有行動沒有認知。
有人會明知故犯,知德犯德去做錯事,這是有認知卻不愿行動。
有人會心有余而力不足,辦不成事情,這是有認知但不能行動。
這種種現象都表明知與行脫節、分離,不是一體的。而王陽明大師又提供我們一套說法:知行合一。它會給我們給予一一解答。
他認為知行合一,知行是一體兩面,就像硬幣,一面是圖案,一面是數字,兩面誰離不開誰,也不可能分開。他又打了個比方:你見到街上一位美女,會心生歡喜;你進到一不衛生的公廁,會心生厭惡。這就是解釋知行合一絕妙的兩個比方:看到美色是“知”,喜歡美色是“行”;聞到惡臭是“知”,討厭惡臭就是“行”。這就說明了真正的“行”中包含“知”,真正的“知”中包含“行”。
但為什么知會脫離行,王陽明大師又說了,這是讓人的私欲隔斷的。比如你扶老人過馬路,你要是無所求,純粹就是惻隱之心就去扶老人,就是知行合一;而你要是扶老人過馬路,是為了獎賞,這時你的私欲屏蔽掉你的“知”,就知行分離了。除此之外,還有智慧不夠的因素,比如前面所說“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師又賜良策——“格物”、“致知”。前者要求我們認識一切事物;后者要求我們弄懂事物的聯系。這里,可以用大師二句話來總結:知善知惡,乃良知;去惡為善,是格物。
大師的“知行合一”的學說我們算懂點了吧,現在就開始嘗試著去做吧。1.向自然、社會、書本廣泛地學習;2.請教各方高人、大牛,與同行交流學習成果;3.謹慎地去分析、綜合、判斷各樣現象及其事物;4.明確辨認各類事物的相同點、差異處及其各樣聯系;5.堅定不移地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實踐、體驗。讓“知”成為“行”,讓“行”成為“知”,知行一體,成就更好的自己!!
大師的言語,我們幾天就會讀完;大師的智慧,我們幾輩子都學不盡。我是個不及格的庸者,在大師的學說開悟下,我算得“道”了,卻升不了天(那是不可能的哦!),就拜地問“道”于你——一起學習吧!!
2017,我的王陽明時刻來了一會會,你呢?
? ? ? ? ? ? ? ? ? ? ? 2017/01/17/晚上8點左右